网站首页 > 承德民生> 文章内容

用最笨的办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发布时间:2019-8-9 9:10:2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贵妇也疯狂那我下面就开始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从业经历和投资经历,实际上我这人不善于写东西,也不善于总结。可能是总结的不好,大家就当听故事吧。

  先说我的从业经历吧,我八八年大学毕业,九零年,在我父亲创立的批发公司开始了我的销售工作,销售过承德露露,娃哈哈,康师傅、喜之郎,统一等多个产品。我们最初是以服务著称,大连没有服务的时候,我们把货都送上门,就一家家小店,我们用车送给他们。后来我们改为以营销服务,在大连各大商场和批发领域,我们为商家去主动做营销。

  这样我们把多个产品创造了第一。露露曾经连续三年在大连这个二线城市做到销量全国第一,露露的老板曾经励给我们公司一台奔驰300,那是九六年。

  对于营销的需要,我为了配合营销。我成立了广告公司,开始为这些客户服务,服务于露露,娃哈哈、喜之郎等快消品的广告,还有大型的电视活动,我的广告当时在大连影视栏目里头,从排名第一多年都在第三,有时候超过自己的代理公司。

  当然,我做广告也跟达成了一个默契,每天每一个广告必须送给我五秒,我公司的这个名头,这样的话给我公司形成了一个效应,就是我的广告,一天在播过,最多的时候播过接近20次。所有的客户来大连基本上都会先找到我公司,我们在产品上,是我们选择客户,而不是客户选择,我们当时在大连。基本上在快消品领域,我们多年是在大连做的最大的。

  九七年,我又与娃哈哈合作,生产加工桶装水,现在在沈阳,长沙,武汉,成都等多地开设娃哈哈生产线。当时的原因也是,娃哈哈地这个瓶装水上线,销售非常火爆,当时一车水我们都能赚十几万。

  90年代的十几万钱可常多的钱,那时候娃哈哈全国卖的都火爆,零售价甚至卖过接近三四块钱一瓶水。曾经有个卖油的客户到我公司来推销,非常生气地说,他的油卖不过我的水。我还不开玩笑说,你看到谁一天喝一瓶油,两瓶油。但是水可以喝一瓶喝两瓶,就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开始了桶装水的生产和销售。

  当时桶装水,跟我以前的销售渠道完全不一样了,在多个层次都是做直销,由于销售桶装水。这个经历也让我们学习了大量的营销方法,同时也学习了一些。直销这些经验。

  为了更好的销售,当时就学习了大量的国外书籍。我好多早期的营销知识和营销都是从国外的书籍来学习的,结合我们自己的市场进行实践。

  现在回头来看,当时有很多商场柜台的销售。堆头都不要钱,商家也不重视,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些被低估的价值,为我公司及客户创造了先机,增加了市场份额,那时也自创了一些销售策略,定价策略。说一点儿大话的话,当年自创的销售策略应该写在教科书里都没问题的。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案例吧,90年代在给客户做广告,白天的广告时间仅仅是晚上广告时间的20到30分之一,春节期间也是如此的。我就把春节期间的白天广告全部买下,用很少的钱播放我公司的广告。其实春节期间的白天收视率跟晚间的收视率几乎是差不多的,没多大区别,但是价钱却差了很多,这样我的一些产品客户的广告就花了很少的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就是用价值投资的买入被低估的资产,除了我买这种特别便宜的广告以外,其他时间的广告我都是买最黄金的,也是买最贵的。其实用一个收视率的指标来判断前任这样的,最黄金的时间反倒成本是最低的,也就是我的好多客户,我去帮他研究投放策略,帮他研究如何能用最少的钱,达到最大的价值,也就是说,我投放广告时候是就是比较喜欢买入最低估的,还有最好资产。对于我日后的投资风格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再说一下吧,我们生产娃哈哈桶装水,就是把生意又了产业上游,从生产到销售,从产品力到品牌力进一步去了解产品和企业的整个运作,这段经历对我的成长,包括团队建设,渠道建设等等,得到了进一步锻炼。再去看企业,我理解上就容易一些了,我目前是这样看,有的企业选对了行业,有的企业靠团队,有的企业靠品牌,有的企业是靠产品。甚至有的企业靠运气。这些对我投资都有了一定的帮助。

  说完了我就从业经历,那么我下面来说一说我的投资经历,96年12月份股市最火热的时候,我进入了市场时是炒小盘股,打听消息乱炒为主,市场那时候还没有涨跌停板。我入市一周后,12月26号的中央分析当前股市过热,并设定了涨跌停制度。我被打了当头一棒,吃了两三个跌停,在这种背景下,我后来研究,买入了当时业绩优良的股票,被称为绩优股。

  一月份小平去世那天,当天经历了从跌停到涨停的恐慌,比较幸运的事,我在大连,当时是靠窗易,根本抢不上,否则的话,我一定会在跌停板卖掉。经历恐慌之后,市场在短短的十几分钟或者是几分钟转向了。

  当时我只有两大龙头股,四川长虹和深发展,四川长虹在九七年的几个月里头就涨了几倍,后来我在顶峰卖掉,深发展是在44元左右,也是在涨停板卖掉了。当时有几个经销商的朋友跟我一起买了深发展,我卖掉后跟他们说市场太热了,我怕了。也跟他们说,我们就好比打麻将,赢了钱我走了,回头一看,那个还在赢钱,跟我无关了,其实我跟他们这么讲,是怕我卖了,他们跟我之后股票还继续涨,他们会来埋怨我。结果是呢,他们也跟我卖掉了。但是在第二天他们又冲进去了,我记得深发展那时候儿就是个历史大顶。过了多少年之后,跌到了八元钱,从46跌到了八块。深刻的记忆!

  后来又投资了东源股份和沈阳环保,这个期间赚了六倍,九九年时我卖出了一半的仓位,现在回头来总结就是运气,只不过当年买了最优秀的企业。剩下的一半还在沈阳环保。当时还通过亲属,我记得是董秘的角色,打听消息,去调研,最后还是被骗在坑里了。

  在沈阳环保出来业绩之后,发现业绩极差,然后亏钱离开了市场。2000年左右吧,我离开了股票市场。这期间看了不少投资方面的书,广告方面,营销方面,都是国外的一些一些书,那时候国内的书还比较少,也偶尔关注了一下资本市场,但是主要精力还放在营销和企业上,基本上2000年之后就完全离开了市场。

  2005年下半年,我在电视上看到股权分置的消息,感觉机会来了,就把手里的存款,把房子抵押贷款进入股市,当时主要是投资了招行,我记得当时招行好像六块钱左右,参与了招行,承德露露等公司的股改全流通对价,那时候儿大股东的股股票不能流通,需要给小股东对价,白送几股才能流通一般是大股东免费送10送3,或10送2不是拆分。全流通的对价慢慢的把人气吸引进入股市。2006年下半年市场在犹豫中连续上涨。

  到了年底不知不觉当中上涨了50%,接近3000点了,市场那时候就开始火爆起来了。零七年初牛市初期也有几次,类似于千股跌停,每次都很快返回,并创了新高。股民经过几次教育后,捂股的论调就出来了。当时都说牛市要捂股,股票市场上留就流行一首歌,叫死了都不卖。当时大妈以买菜的手法买股票那个便宜买那个。很快基本上也消灭了三元五元以下的股票,后来甚至消灭十元以下的股票。市场已经当特别热了。

  过程当中基本上持有招行,后来平安上市,又买了中国平安,当然也有一些小仓位在买宝钢、工行。我记得工行是大盘,结果工行的年底也非常火,一个大盘股被吵疯了(当时是不敢炒大盘股)。工行06年12月份,那时候被炒疯了,我当时把工行卖掉的时候发现成交单上我的对手全是一些散户,那时候市场已经进入疯狂了,就常小的单子,我卖一万股,两万股的时候都是几百几百的被买走了。交割单打了很长。。。

  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四五月份。当年的五月初经济学家金岩石,他号称索罗斯的,来大连讲课,我就去找他。我说我持有招行中国平安,准备长期投资,征求他的意见,他停顿了一下,跟我说,什么叫长期?一年十年还是一辈子。第二个问题,他问我中国市场主要两个篮子,一个篮子装有石化和金融、银行,另一个篮子就是所有的股票,言下之意,我买的股票盘子太大了,不适合长期持有。当时还有申万的领导,上海一个证券公司的老总都我市场太热了,清仓离场。市场确实非常火热,我在有些地方都能碰到跟我推荐股票的。不太熟悉人的都能跟我推荐股票,当时我看了看我自己的手里的股票,我有一个,就是我的股票估值不高,我要继续持有。紧接着更大的压力来了,我接到一个哥们儿的消息,他在财政部做秘书,他说我们财政部都空仓。这时候儿已经到了五月二十号的时候,紧接着著名的530来了!5月30号半夜的时候加印花税的消息,通过网上发布出来。半夜啊!市场非常恐慌。第二天,市场几乎全盘跌停,我记得好像大盘差不多也跌停了,但是蓝筹股是在一个跌停之后,基本上就开始上涨了,没有到两个跌停。我当时持有的招行好像是在19块钱跌到17块钱左右,就接着反弹上来,大盘冲过3000点,从3000点直奔6000点。实际上短短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长了1倍多。这股票招行涨幅,当然也从十块钱一直涨到40多块钱,现在想想还觉得那时候真是波澜壮阔,这时候有人已经喊出来了1万点了。

  后来结果我就不用说了,从6000点跌到了 1600点。说这段经历对我产生的影响吧。这段经历对我产生的最大的影响是做投资,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和自己的逻辑,世界上谁都不要相信不管是专家还是内部人士。当时我的逻辑就是像我持有的招行,估值20多倍,不高,但是业绩增长又差不多接近了100%。

  那阶段我一共赚了差不多六七倍吧,盈利甚至超过当时我们经营的四家公司的总和。我卖掉了一半仓位去买了房,其实这段时期的,还是买入最好的公司,并长期持有。那时候对估值其实了解的也不是那么清楚,当时我记得有个基金公司来大连的时候儿,我都跟基金经理聊,估值怎么看,他们一开始说PE,后来又说PB。这个估值系统简直给他们被他们搞乱了,再后来到最疯狂的时候儿,我去问他们,到底是银行看PE还是PB,他们跟我说银行系不看PE也不看PB,要看PEG。

  还有一个零七年的那一段的小故事,我再给你们讲一下。零七年暑期我到去,在汇丰开了户,然后存进去10万块钱左右,当时我带了几张卡,用通过各种卡去取钱。钱不好往里转,带了现金和卡,凑了些钱。但是感觉钱比较少,我就采取了比较激进的措施,买的是涡轮,也就是的权证。那时候七八月份吧,很快也就一个月左右就赚了十多倍,后来遇上市场大跌,那钱来的真快,但也回去的真快,很快就还给了市场。

  当时我还听到了一个故事,在港股里玩儿的很牛的,一个人用了2000万做到了两个亿,然后了零七年的大跌,包括自己的本金全部输了,最后爆仓血本无归。

  在这个过程里,让我体会到投资要追求一定的确定性,靠不确定性赚的钱,也会因为不确定性输掉。这也是后来我比较喜欢读股票作手回忆录,来不断提醒自己的原因,世界上最牛的人也不过如此。

  我后来在128元清仓的平安,并在39元再到41·元卖出了招行,最后所有其余的仓位,随着市场做了一把过山车。后来在零八年,中国平安推出的千亿融资计划引来了市场恐慌,整个市场急速下跌,平安也跌到了40元左右,当时我感觉太便宜了,又开始买平安。记得当时在申万的股票群里头,还跟大家争论平安,太低估了,结果平安又在年底遇上了投资失败,大约损失的应该是200亿左右,平安的价格在40元的基础上,来了个腰斩。

  我能采取的措施就是死扛和继续买入。现在再回头看看,当时20元左右,复权的价格已经接近十倍了,现在十年过去了。

  零八年遇上了全球经济危机,无一行业幸免,随后全球开始撒钱游戏,中国也推出了4万亿。在零九年到一三年期间,我主要的仓位在银行,保险和食品饮料。这期间买过民生银行,买过洋河股份。民生银行,因为他的小微做的比较好。洋河股份也是那段时间,在饭店里头的营销做的特别好,这段时间我开始比较注重的一个草根调研,主要还是在市场终端上,就看他们如何做的。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那年十月份,我在14元买入的承德露露。因为我经营了多年,对他们的销售和整个团队都非常了解,发现他当年销售还是增长不错的,所以就开始买进了。十月中旬左右吧,我接到了申银万国银行研究员的电话,他当时是连续好几年食品饮料新财富第一名,他跟我咨询当时大连的销售情况,我就把大连的情况给他介绍一下,同时又介绍了几个露露经销商。

  投资分析报告很快就发出来了,他分析了市场分析的销售,给出了估值判断,他预测的价格是19元,但是股价已经涨到17元了,市场没多久就涨到了19元,他紧接着又推出了第二次的报告23元,到了23元之后,他又推27元,市场也非常配合,按照他的数字,一步一步向上走,进入当年12月底,露露老总来大连,我请老总吃饭。

  我刚才说今年销售这么好,我们会不会适度的调节一下利润?,我主要还是想打听他,今年这个销售会不会反应到报表上。他跟我说证监会现在监管这么严,我又不是大股东,跟我有什么关系。同时他也跟我说,这次没弄明白股票为什么涨了这么多,下次一定要提前搞清楚,让这帮兄弟也跟着赚点钱。所以我听到他讲话呀,基本上确认业绩一定会在年报上出来,当然我也没敢跟他说我买了一些露露。

  后来一季报发布后,利润暴涨了100%以上,股价直接上到30多元。然后研究员直接就推出了报告,股价推到50元,不那么一步一步推了。我在49元左右卖掉了露露股票,短短的几个也赚了3倍。通过露露这个投资经历,我总结出来,一个好的公司上涨和下跌董事长都搞不清楚。第二,分析师推股票的逻辑是根据市场走一步看一步,这次经历对我影响是长期投资还得考企业盈利,靠判断。

  2012年以后,实际上我这个期间投资平平。我为了引导女儿的投资,给女儿设了个教育基金账户,投了100万买了三支股票,平安茅台和招行。一四年年底,券商股刚刚起来时候。我用融资融券买了30%的券商。短短的半个多月,我记得12月9号那天,我从日本回来,上午十点多钟到机场,刚刚下飞机就接到电话,同学打进来了钱,让我帮他买股票。到机场过来接我的内弟也把钱转进来,让我帮他买股票。

  我一下飞机就开始卖,把涨停板儿的卷商全部清掉,我平时是比较笨的,这样明显的反向指标来了,我才敢这样做。其余的仓位一点都没动,当年的收益是75%。经历一五年中小创的非常飞速上涨,千股跌停,我其余的仓位大概一点都没动,基本上是靠打新AH做差价,还有股息。一五年底的收益是21.7%。我记得当年年初的时候有很多人买中小创非常赚钱,我也很羡慕。羡慕归羡慕,我其实什么也不做,还是一直持有我那几只股票,基本上还是长期持有。后来股灾了小票天天跌停,救市招行和平安都涨停了,当然我也同样没跑,就是傻傻的持有到年底。

  一六年用同样的策略经过几次熔断和千股跌停,我当年的收益是27.5%,主要还是持有这几只股票。

  17年市场比较活跃,蓝筹股上涨的比较好,我该年把招行部分仓位跳到融创,茅台也在410多块钱卖掉买了37块钱的中国平安,当年市场长得比较好,我获得了112%的收益。

  目前主要持有平安和融创。当时我还写了总结,为什么卖出茅台买进平安,我因为茅台未来两年、三年,应该跑不过平安,也分析了很多原因。但实际上卖出茅台到现在为止,茅台跟平安的收益也不相上下,茅台甚至有时候稍微高一点点。

  我想说一下,像茅台我非常熟悉,我熟悉他一四年的基酒原因在一九年的销量应该是下降的。另外我们可以预测到他未来可能的涨价。但是实际上我们今年看到的跟当年的预测还有很多不同,比如说茅台今年的销量,今年并看不出来少。因为他可能是把基酒前后移了,然后平滑了今年的销量。第二个,还有一个我没预测到的是砍掉了很多经销商。砍掉经销商,销量拿来平台上卖了高价,而很多生肖酒和其他一些定制酒,也是卖了高价。这样即使没涨价业绩却大幅上涨,主要的业绩上涨跟这些都有直接关系。实际上我目前呢,主要还是持有融创,招行。

  对了,刚才我说到茅台。提前两三年的预测,实际上发现很多因素也是预测不准的,它会产生很多变量的。所以我们平常做股票投资影响预测的更久的话,我认为几乎是完全不可能。所以我在投资的时候几乎是多数时间是帐户很少操作,多数时间是以不变应万变,包括去年贸易战跌宕起伏,我几乎完全没动,我女儿这个教育账户,到目前为止。收益接近七倍,当然今年最高的时候快到八倍了。

  投资经历我也讲了这么多。那我就大概说一说我的投资体系吧,其实我这也称不上体系,只是我多年自己用的一些方法,先说这个。我基本上是用这两个,一个叫道一个叫术,从道的方面。有的人也管他称为思想,从道的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在说怎么做之前呢,我先说一下,我们其实面对的不确定性其实很多的,如国际形势呀,国内形势呀,我们的政策呀,我们市场波动啊,我们企业的变化呀,这么多不确定性,那我们的确定性在哪儿呢,确定性就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P增长,企业增长。我认为这是确定性。

  如此,所以我们投资第一,我们都是乐观者,相信国运。第二,我自己,因为我自己能力有限,我在能力圈内思考,就看全球我熟悉的行业,过去和未来寻找里头什么叫确定性。第三,通过长期持有,用时间来赚取企业增长的价值。

  术也就是具体的,我怎么做呢,好行业,好企业,好团队,好价格,好行业怎么去判断,像食品饮料行业,现在大家都认为是好。我也比较幸运,正好在这个行业里头从事工作,所以过去。在这个行业里头也投资了很多企业,当然还有很多 好行业,我们知道医药行业的ROE也很高,我一般是以ROE去看这个行业。行业的ROE比较高,我的选股标准基本上长期的ROE大于15的。

  团队就是关注人,关注文化。而且这团队To C业务要较注重客户体验,我才认为他好团队。比如说像招行,招行,我就参加了多次股东大会,包括它的文化,包括他的客户体验,包括他对市场这种关注,包括他内部一些培训资料。我能找到的我都去关注,多去看看,了解这个企业,了解他们的文化,来确定他这个是不是好团队。好的团队一定是靠平台,而不是靠人是靠文化,这是我的观点。

  好价格,这个我们也都说乱了,有利用PE,保险用PEV。还有市销率PS,我一般是参考全球发达国家的过去和我们的过去估值水平,来判断我们的未来。

  那估值我是怎么判断的呢,估值上基本上也是毛估估啊,买入是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判断除以二,是否便宜的根本就不可能发生,为什么除以二呢,因为我因为一个产品,一个股票,你买入它,下跌一半,这个可能性是有的,那你用下跌一半的可能性就判断这个股票如果根本不可能发生,就说明你买入时价格已经很便宜了。

  第二,卖出时要乘以二的原则。为什么卖出时乘二呢,因为如果一个资产或者一个股票的价格,你买出的时候乘以二,去判断他是否贵的离谱,如果发现贵的离谱了,你卖基本上不会错的,错的概率也不大,乘以二的理由,主要还是如果你买入一个产品或者是一个股票的话,你持有,他不涨一倍的话,它的价值也是不高的。

  我基本上是用这种比较笨的方法,是有这个比较优秀的公司,龙头公司从低估到高估。基本上不做差不做波段,不是不想做,主要还是没这个能力。主要还是减少这种错误率,增大这个确定性,这是我投资的一些方法和原则,当然了,也跟我这个从事的工作和我的经历有限也有关系。

  那你们听我讲,完了可能也发现,我过去持有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市场上最牛最好的公司,比较烂,比较差的公司呢,我很少买,即使买一点儿也是一个小仓位,去玩一玩。小赌怡情吧,但是实际上这些年下来之后,我发现都不成功。

  我最后再讲一下这个头部公司的概念吧,我现在非常看重的头部公司。因为第一我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现在各行各业的这个行业集中度是快速上升,大多数行业快速上升。这就像美国的70年代,进入70年代的时候,那些大公司优秀的公司,都增长非常快,美国曾经有过漂亮50的年时代,我们已经进入这个时代了。

  第二个,因为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了,龙头企业的规模大,好的企业用规模,已经建立起了护城河,新进的行业已经很难了。你比如说,格力过去这些年他的增长还是靠行业集中度上升的比较多。

  第三,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发展到今天,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顺畅和快捷方便,特别是TOC的业务,营销难度越来越大,后来者后来的都是问题。龙头企业已形成了垄断和生态系统,新进来的企业几乎无法做广告,我最初跟你们讲我做广告那个时代。现在一个TOC的产品,现在做广告都很难找到门,因为移动终端影响造成的,而且广告的成本和到达率也常高的。

  很多龙头企业都形成了生态系统,像平安,招行,融创未来(也是有可能的),好多企业再去跟这些公司竞争太难了,而且龙头企业的增长已经进入加速的时代了,所以我特别看好这些,排在前面的龙头公司。

  今天也差不多讲了一个多小时,我这个其实也是简单的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个投资经历。也不敢称为体系,但是因为我过去这个生活生活和工作的一些方式,我就形成了我这个投资的特点,我也一直去按照这些方式去。目前看来还可以,也许是我过去常说的幸运而已吧。

  同峰:听完了。始终盯着龙头公司,个股多次在顶部逃离,太了在最低迷的时候还能筹钱加仓,这是投资和实业兼作的优势。

  张辉:还真没有逃顶的本事,都是当时赚的太多了,感觉有点恐惧。甚至有时候,这些朋友平常都不太关心股票。他们一来关心甚至拿钱过来,那就是问题了。

  其实我的投资就是买入伟大的公司,把自己当成傻子。不去追求,更大的收益。或者极致的收益。实际上,往往这样的话,收益也不低。我是尽量把这些不确定性去掉。增加确定性,也就是增加正确的几率。

  农田志:谢谢分享。露露最后报表业绩出来如何?投资最后结果怎样了?这个故事还有什么深刻的吗?

  张辉:露露的报表,后来出来一季报出来之后啊,业绩涨了100%,股价从30多块钱直接转到了50。最后我在。49元左右,把露露卖掉了,短短的六个月,赚了三倍左右吧,可能是我讲这段时候没松手,把这个语音给丢掉了。

  这段对我的就是投资,即使我认识上市公司老总也用处不大,即使我认识最牛的分析师,其实你跟着他推票的逻辑,基本上看清楚,这些分析师是走一步看一步的,如果市场不配合,他也不去推票了。这就是当时给我的,不相信董事长,不相信分析师推票。

  这个分析师现在我们还是很好的朋友,他在上海后来做了一个私募,现在也做到了20多个亿。他一直在这个食品饮料圈儿里做,确实很牛的,他最近这几年也在私募里排行比较靠前的。

  实际上说我多次逃顶是不对的,我当时我唯一的一次逃顶就是九七年那次。在深发展和四川长虹两只股票上,当时我只有持有两只,全部在涨停板上卖掉,只有那一次。后来我也基本上是在这个最高点卖掉,但是你比如说零七年那年,我只是卖掉了一半,那时候儿真是不舍得。跟那个国内比较牛的基金经理去交流,他都跟我讲PEG,招行PEG<1,你凭什么不投,那时候儿是6倍的PB,80倍的PE。所以呀他们都在说,那你想我卖掉一半已经常大的勇气了。

  剩下的一半坐了过山车,现在想想也挺好的,为什么呢?实际上是涨了6倍卖掉了一半,但剩下一半做完过山车,其实我总体收益还是4.5倍以上,那年化收益也是相当高的,我只想早期我都没算,所以有时候问我年化收益,我都是泛泛地说,说不清楚。

  农田志:这样做,我听了您的这个以后,我突然之间引起了一个思考,就是说,您一直是从事这些跟水有关的这些快消品,不管是饮品也好,我都称跟他跟水有关,其实这个行业是ROE非常好,也是确定性最高的,为什么我们平常很多人都没有全力,其实可以全仓投入这个饮料行业的,包括茅台酒啊,伊利股份,包括你也从事这个行业,为什么都没有全力去投入这个行业,还有好多金融的其他的股票。

  张辉:如果讲熟悉的话,就是这些公司太熟悉了,以前招行中国平安,这都是十年以上的公司。所以我要简单的瞅两眼,基本上还是敢买的。如果不追求比较高的收益,我可能还会长期拿的啊,而且我因为它的收益也不会低。当然融创是我的新兵,一七年头过来不到三年吧,实际上我在一五年的时候买过融创,当时对融创的理解不足,三块钱买到五块钱我就跑了,后来13块钱又买进来了。

  我先可以说茅台的故事,我就没讲,因为我们一谈到价值投资投资就谈茅台,我再讲就觉得讲多了,所以借这个机会先说一说茅台吧,14年的时候我买茅台,当时市场上是塑化剂和反腐之后,茅台的零售价从2000元已经跌到了900多块钱,这时候儿,实际上市场对这个一阵悲哀,不像现在说的常觉得整个行业都非好。

  那时候儿茅台的估值也就是十倍市盈率,我去跟经销商交流,经销商非常悲观,他说不能买茅台,现在也不好卖。我去跟茅台厂的人交流,他们也悲观,你想2000多块钱跌到了900块钱的零售价,他能不悲观吗?你再去看看,分析师当时悲观的不得了,我记得一四年,还是13年,林园在茅台的股东大会上都火了,都提意见。具体当时是什么原因,我记不住了,在这种背景下我去买茅台,那时候儿实际上行业的人好多人,除了那些茅台的铁粉以外,剩下好多人其实不敢买茅台的,但到了今天,这么多人买茅台,茅台四年涨了7倍,未来收益是否能达到很高的水准,我还不敢确认。

  后来一四年我又上部队去寻求答案,我亲属在部队是一个领导,我上部队去问。我说怎么看我们反腐,你们部队现在也不敢和我喝酒了吧?他想了半天,给我了一个答案。第一个问题,就问我,中国千年的文化,一个反腐就没了吗?第二个问题的跟我说,我们那天在厦门开会,开了三天大伙儿都不熟悉,领导也比较发愁,后来说晚上搞,晚上搞一点,结果晚上搞了一点之后,大家都熟悉了,这个效率还常高的。因此我根据这个案例我觉得茅台是可以买的,所以我那时候买茅台。后来我不买茅台,把茅台卖掉,我也在我这个雪球上。我的雪球名字是大连玩侠,在雪球上也写过,我的一七年上半年投资总结也写了,我不是不看好茅台。我只不过是把茅台的未来三到五年。和中国平安的三到五年拿到一起去算账,结果算了半天,我还是选择了中国平安。

  当然在前面儿也这个语音也给你们分析了,我把茅台去判断有两件事情判断错了,这么熟悉的企业我都能判断错了,所以我始终认为我们其实如果预测企业和预测未来是预测不了的,就是很难的。我们可以在不断的去覆盖这些企业,但是是预测的话,多数时间我们犯点儿错误的概率常大的,所以预测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才可以预测。所以我用了毛姑姑说乘2和除2的方法,就是如果你在这个范围内,你觉得还是比较便宜,或者是比较贵的话,那基本上是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朱酒:大多数人的投资是在书本中学习的,书是把企业经营的实践提升到了理论高度,张总30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很多书中都找不到。

  农田志:张总,您说现在因为互联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方便,新进来的企业很难做广告,但是如果是互联网这么发达,比如网上电商,按道理来说,是不是有利于新进来的企业做广告?原先那些传统渠道,龙头企业对传统渠道的控制力更强吧,因为你像巴菲特,他是通用食品,还是亨氏,这次也是滑铁卢,股东大会上讲,他说他这个食品就是因为新的渠道商推出了自己的渠道控制,可以在网上减少了传统的这些企业对传统渠道的控制力。

  张辉:你说不错,现在电商渠道确实让一些新进来的企业,变得容易一些了,而且说不定炒火出来某某一个产品,但是它的问题是规模很难做的非常非常大。那我投资的企业,其实除了我熟悉的食品饮料以外,我基本上只投资销售额过百亿的企业,因为我觉得小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财务容易造假,你看我投资露露时候,我别的不关心,只关心他调节利润。如果他不调节利润的话,我认为就一点儿没有问题。

  朱酒:@张辉 话,理论的东西都很相似,实践出来的真知更加难得,尤其是我们的理论体系都是学自美国,虽然优秀,但与A股的特性在匹配度上还是有些差异的。A股需要真正能理解国情特色的投资者,就像马克思主义变成思想之后,才取得了成功。

  农田志:我觉得那个问题还没说完,巴菲特提出来的那个问题好像就跟您说的有点冲突,巴菲特举的这个例子是传统的这些食品企业,本来在传统渠道是很强的,现在因为这些新的渠道上都利用新的渠道来推自己的品牌,所以造成了他这个通用食品业绩不好,这样跟您说的现在互联网发达这些新用户进来很难做广告啊,我觉得这个是不是有点冲突啊,您看看是怎么样的情况。

  张辉:现在的电商出了一个品牌上来的特别快,量也能做到一定量,比如说三只松鼠,可能是做的非常快,但是也就做到几个亿也就结束了,再想做得更大,还得走传统渠道。我记得三只松鼠是现在网上做到了一个亿,再多做的话,他可能就是下到线下了,现在线下又重新走这些线,还常非常慢的,也非常比较难的,这就是我对目前这种因为移动终端带来这种变化的看法,我只认可这个头部公司,因为他只要一年增长快个两三个点,那十年下来那就不得了的一件事情。

  这个应该说完全不冲突,互联网上出来的都是卖得好的都是1000万,2000万,但是比较多,一个网红卖一个产品就能卖很多。比如说再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以前过生日只是在蛋糕店买个蛋糕,现在你可能买到的蛋糕,不知道什么品牌,只是知道哪个网红或者是某个人私家作坊做的就OK了,所以他已经完全分散了以前那个消费。就像巴菲特说的,他被影响了,他其实他知道他被敌人打了,但是他不知道敌人在哪。敌人以前是大象,现在是蚂蚁。

  龙头公司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就是这个原因,越大的公司,别人想进来就难了,特别能形成生态的公司。比如说招行,你以为做银行的不是生态吗?他完全是一个生态。在饭店里能看到招行的一些活动,你在手机上能用他的APP去买各种东西,你在私人银行,他整个已经自成一个系统,他把新的年轻人能吸引进来,他通过系统把新的年轻人能吸引进来,他通过系统能留住这些有钱的客户,这个是一些银行现在没法PK的。

  又比如中国平安他完全是一个生态。这种生态你说你怎么跟他去打别的,保险公司想跟他学,他的增长说不定来自汽车之家,有的来自好医生,有的来自这个平安银行,其实现在这个仗已经不那么好打了,当然别的公司还在活着,只不过增长,如果要跟平安比还是难上加难,同样的努力,同样的团队,别的公司要比他差一些,这就是我对目前这个头部公司的看法。

  那个龙头公司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就是这个原因,越大的公司,别人想进来就难了,特别是形成生态的公司。

  还有一个问题,我突然想起来了,我没去分享,我们曾经调查个表,写着追求的收益到底是多少,每年20%还是10%,还是十年十倍,关于这个问题,我跟大家交流一下我的观点,其实对未来的收益,不管是高和低,我是都能接受的,我不去追求非常高的收益。

  我就拿我女儿那个帐户来举例,当年投了100万,后来她用了一些钱,包括今年我又拿出来了三四十万给她自己成立一个帐户,让她自己操作了。这样往前复权,90万的初始资金现在有600多万了,未来十年就是三倍和十倍的差别,真的不是太大的,如果未来十年三倍那可能是两千万,十倍可能是6000万。从消费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消费不高,2000万的投资如果按3%的股息就是60万,6000万股息是200万。如果我们消费一年60万足够消费的线万的区别已经不大了。所以我们求投资收益的时候,如果我不去纠结更高的收益,这样有的时候儿才能少犯错误,这样的话才能不去纠结做差。才能不去纠结持有的股票是比别人好,还是比别人差。一五年初的时候儿,这种体会特别大,因为我持有的股票去跟这些人一聊,他们在15年初几个月里。有的都涨了几倍了,我拿一个招商银行,是从年初的17.3,,到一五年的年尾17.6,整整拿了一年才涨了三毛钱,也就吃了点股息。那年我的招行靠AH做了一点差价。我女儿那个账户也不算大,用她的账户给她打新,也算招行贡献了一点。这样来算,招行虽然一整年才涨了三毛钱,但是其实它的收益也不低,关键一点就是一五年我没去纠结这个收益,没去着急,去跟别人PK,去跟别人比,这个是不纠结收益才能做得到的,否则的线年很可能亏损而不是正收益。所以我们对未来的收益判断的话,一定是放低预期,什么结果都能接受,这种心态才可以。

  农田志:张总正好您说到这里呀,我也突然之间想到一个问题,就是说,你给你女儿90多万,将近100的账户,五年是翻了六倍,我想问一下您,您自己的所有的账户,这五年是翻了多少倍,是不是因为您自己给女儿准备的是长久不动,比如给她做教育基金,反而心态更好,因为目的很明确嘛,等她以后用,所以才拿的这么稳,是不是您自己的资金可能还没有长得没有你女儿这个账户倍数多,是这样吧。

  张辉:@农田志 你说的基本上是对的,是少一点,女儿16年17年这个账户打新的贡献也不小。持仓基本上差不多吧,你比如说我港股账户这期间4~5倍吧。因为账户小,打新的收益就能在总盘子体现出来

  农田志:是的,通过你女儿账户我也有一些:第一点,我们做投资还是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比如您女儿的教育基金,那从十几二十年的角度去考虑的话,你就会选那些十几二十年,那都能很好发展的,您最放心的长跑型的公司。第二点是我们做投资,如果资金量大也不用太患得患失,选股还是从长期角度去选。小资金一样的几个亿的投资,跟几十万的投资都能够泰然处之,有这样的心态其实对投资是最有利的。

  Panther-潘亚军:@张辉 感谢张总的分享,听了收获很多。想了解下,您投资饮料和招行平安的原因是您接触多,那您选中融创是什么原因,有什么经历吗?您对融创的投资也是像招行平安这样定位持有很多年吗?对这个股票的投资回报有什么预期?

  @潘亚军 我选融创还应该感谢飞鹰兄,@南海飞鹰2012 是大湾区投资成立之前,好像是17年招商银行股东大会时,我们几个在招行开完股东大会聚餐。飞鹰兄跟我说融创不错,我说曾经有过小仓位的购买过,但看不懂房地产。我回去就认真的研究那些房地产,后来我就把房地产跟看成跟快消品相似的生意。他的立项,拿地,建设和推盘。你用逻辑去推是很像的。我一下子感觉就看懂了房地产,只不过快消品没有杠杆房地产杠杆比较大,另外一个就是房地产财务制度的原因,业绩滞后是可以预测的。所以就开始大胆的投资了房地产。在这里也特别感谢飞鹰兄,那是会议应该是大湾区成立的一大会议。大湾区能介绍到今天,已经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了。

  财成国际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