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分类信息> 文章内容

聚焦婚礼“新旧风”:民间奢侈婚宴(图

※发布时间:2017-8-6 11:49:1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3月19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要求餐饮业不得设最低消费、励节约用餐者、鼓励餐饮企业多提供小份菜。

  在此背景下,严重的婚宴浪费问题更加凸显,寻常百姓家的“面子工程”已成社会,不仅浪费民力增加家庭负担,而且严重损耗社会国家资源,思变是大势所趋。本报响应中央号召,探究婚宴浪费根源及解决之道,吹响移风易俗集结号。

  随着中央“八项”的落实,各地“舌尖上的浪费”已大为。随之,民间婚宴浪费更加凸显。

  日前,记者来到黄骅市旧城镇的一个村庄里。一对新人正准备举行婚礼,当天中午,他们家款待亲友,一辆旧公交车改装的“流动餐车”停在院子外面煎炒烹炸。

  新郎(化名)家境一般,但还是计划款待40桌亲友,院子外的一块空地上,搭起了饭棚,摆好了桌椅,每桌8人。

  11时许,亲友们陆续到来,坐进大棚,边喝茶水边聊天,饭桌上摆满了瓜子、花生、糖果,许多人还没有等到婚礼开始,就快吃饱了。

  乡间的婚礼也基本是俗套子,半个多小时的仪式司空见惯,主持词基本都是大城市里沿用的,一些宾客们乐呵呵地围观,然后回到桌前,婚宴开始。

  凉菜、热菜,不停地端上桌,说是“菜”,基本没有绿意,肘子、四喜丸子、烧鸡、烧鱼、猪肉片、炖肉块、虾、炖丸子、溜肥肠、酱牛肉、皮皮虾,一连气地端上来,八人一桌,十六个菜,盘子摞着盘子,盘子也大,装得也满,显示着主人家的热情与。

  与记者同行的齐先生因为健康的原因,不敢吃大鱼大肉,能吃的只有挑一点黄瓜吃。菜单是餐车定,家家都是这样,主人家没有办法。齐先生无奈地说,每次参加婚宴我都得饿肚子,不管是城里还是。

  不到一个小时,婚宴结束。记者看到,桌上的菜剩下了一半,整个的鱼、被筷子捅得千疮百孔的肘子、四喜丸子剩得最多,显得一片狼藉。

  主人告诉记者,他们定的标准是每桌400元,烟酒茶点自备,这是当地餐车最普通的标准,家家都这么办,条件好一些的会定500多元一桌的,再好一点的就去城里的饭店。今天这一场下来就是两三万,份子钱基本花进去。“剩下的这些东西,完整一点的分给邻居们,其他的都扔掉了,我们也心疼,平时肯定不这么干,但大家都这么办,不这么办没有面子,孩子的终身大事,就办这么一次,不能让亲家挑理,也不能让亲友们感觉自家寒酸。”

  “农村里的剩下的鸡鸭鱼肉还可能有人吃,但县城以上的婚宴,浪费更加严重,70%、有的桌甚至90%都倒掉了。”一位经常来往于城乡之间的朋友老刘说。

  老刘今年45岁,同学、朋友的孩子们都到了适婚的年龄。他说,现在大家都讲面子,婚礼越办越大,婚宴请帖几乎三天两头有,比如五一、十一等日子有时一天能收到好几张,收到喜帖就得去,得给人面子,如果不去,不仅失去了朋友,甚至得罪人。“有时候,真无奈,有的多年不联系,有的与对方也许就见过一面,或者一个大单位的,从来没有说过话,他也给你送喜帖,让你去不是,不去也不是。”

  老刘分析,浪费越来越严重的原因很复杂:一,婚宴的菜肴都是包桌,主动权在饭店或餐车,基本都是大鱼大肉,都是“面子工程”,令人提不起胃口,但相比素菜,饭店获取的利润空间大。二,菜肴太多,现在的人饱食终日,根本没有这么大的胃口。三,不好吃,因为数量大,现上来不及,只能前一天做好,婚宴时加热,所以色香味全打了折扣。四,都知道婚宴是摆样子的,所以地沟油什么的、死鸡死猪肉什么的都可能上桌,一些讲究的人不肯吃。更主要的是,婚宴演变为“准陌生人”之间的聚餐,没有过去亲友在一起尽情吃喝欢聚的气氛。

  老刘说,作为普通人,每个家庭走得亲近的亲朋好友,其实一般三五桌、最多10桌足矣,普通人真正的亲友圈不可能太大。现在动辄就是三五十桌、甚至七八十桌、百十来桌,这样显得主家交往广、有身份、有人缘,大部分宾客除了与主家认识,相互之间并无来往。出席婚宴,能碰到几个熟人,就会感觉很轻松,赶紧凑一起,吃喝就多。但这种情况很少,大部分人都不熟,凑在一起很拘谨,甚至尴尬,一般是吃几口,呆半个小时、最多一个小时就走。婚宴越办愈大、时间越来越短是普遍现象。

  老刘说,剩东西多,主家也不往家带,吃不了、也显得没有面子。我儿子结婚也一样,剩东西我们没有理会,估计饭店卖给做地沟油的,或者有人买去喂猪了。

  在某地级市工作的王先生说,我工作忙,能不去的随个份子,不能不去的常常是到场坐一小会儿就走,因为坐到一桌的,真正的朋友很少,相互不太熟,坐在一起就很矜持。

  既然宾客到场,或者只随了份子,那么主家就得按人头置办宴席的数量,有时人来不全,或者来了一会儿就走了,那也不能减桌,因为桌数是与饭店或者餐车定好了的。

  二十多年前他结婚时,在村里请“土厨师”来帮忙,一桌炒五个菜,加上传统的三大件“鸡、鱼、四喜丸子”,亲友们都能吃饱,而且是很丰盛的款待。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富裕的人家带头兴起了八凉、八热,加四大件“鸡、鱼、肘子、四喜丸子”。一家兴起来,下一家也得跟着学,不然客人们会觉得小气,这样,村里的婚宴普遍上了一个档次。

  再后来,又加上四个或者六个扣碗,最传统的扣肉、丸子什么的,加十凉、十热,再加四大件,一般一桌八个或者十个客人要上26或28道菜,盘子也大,盘子摞盘子,主家觉得实惠,钱没有白花,有面子,客人们也觉得丰盛。

  胡先生说,婚宴的钱,一般要花几万,人们基本没有感觉,因为都有份子钱,我这几年,每年的份子钱也得出四五千。说白了,也都是自己平时随出去的,或者提前“预支”的。

  这种讲排场的风气给农民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当地婚礼的支出日益水涨船高,约定俗成的规矩是:15万元彩礼、2万元见面礼、10万元左右的车,再加婚宴,起码得30万元。这不算房子,一所装的房子,起码得二三十万。

  “基本都得借一个窟窿,不能让孩子还,都得老人自己还。每家最少得借十万,一个农民之家种地加打工,最多一年三四万。但这股奢侈之风起来了就不好停,比如他家28个菜,你家凭什么26个菜?她家闺女要15万彩礼,凭什么我家闺女12万,我家闺女丑啊?”

  胡先生回忆,自己二十多年前结婚只请了5桌,现在自己的孩子请了70桌,这还不是多的,最多的有请好几天,百十来桌的。

  三年前,无极县妇联和县党校做过一项关于婚宴浪费的调查:宴席结束时,食品食用不到一半,有1/2甚至2/3的都浪费了。以肘子为例,全县的席面上基本都有肘子,无极县一年约5500对新人领取结婚证,基本上都在当年举办婚礼,按平均每对新人摆席30桌计算,共计165000桌(不包括女方摆席数目),需要165000个肘子,每个肘子以30元计,共需495万元,按照每个肘子食用1/3-1/2计算,一年中,仅肘子这一个菜就浪费掉247.5万-330万元。无极县农村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年均收入一万多元,婚宴中,仅肘子一项的浪费就相当于一个一千多人口的村庄全年的收入。

  婚宴浪费不仅是经济上的严重浪费,大学社会与科学研究所蒋劲松副教授认为,大量的鸡鸭鱼肉被白白废弃掉,也是对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每消耗一公斤肉,就意味着消耗掉好几公斤作为饲料的粮食,浪费了许多公斤的水,对于耕地和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我国来说,这实际上加重了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的压力,更不用说现代饲养方式带来的动物粪便、各种饲料添加剂等对的污染等等。

  以大鱼大肉为主角的婚宴也代表了人们饮食结构普遍的误区。人物候选人、涿州市刁窝乡刁四村乡村医生周松勃说,我们这里靠近,经济条件较好,浪费更严重。婚宴上大鱼大肉,不讲健康,其实是富起来的人们饮食生活的一个缩影。我从医30多年,正赶上的全过程,过去村里得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富贵病不足百分之一二,现在达百分之二三十,有的甚至全家都是,这都是吃出来、撑出来的病。

  “现在的婚宴已成为一种,并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省传统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刘光启为传统文化“”。

  刘光启说,婚礼、婚宴,在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内涵,婚姻是“合两姓之好”,讲究“门当户对”,门当是“门风”、“家道”一致;户对,是夫妻二人“志同道合”,而不是现在人们讲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

  婚礼的前一天晚上,父亲要给将成为新郎的儿子敬酒,一生只此一次,意思是儿子要承担起传承家道的重任。新娘上轿起身时要把扔掉一个手绢,意思是以后不再做大小姐了,到夫家要扫地做饭当媳妇了。

  婚宴也称“飨宴”,就是请亲友们为夫妇、祝福,夫妻二人要礼拜天地、祖先、父母,喝同心酒,用一个葫芦劈开,喝完了同心酒葫芦要在墙上挂一辈子,表示夫妻同心同愿、终生不渝。请亲友们来,以欢宴的形式祝福、分享。

  “可惜,婚礼、婚宴的核心内容渐行渐远了,不中不西,家道传承的文化内涵没有了,也没有婚礼庄严神圣的内核。只剩下吃喝、摆样子,变得庸俗甚至低俗不堪。”刘光启惋惜地说。蒋劲松说,结婚大事,的确应该隆重。但不应该是讲排场互相攀比,这是因为过于的心理所致,在乎别人的眼光,在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没有神圣的仪式感,就以铺张浪费的场面来代替。人结婚在中进行,极富神圣感,他们就没有什么必要大吃大喝来加深人们的印象。另外,因为出席婚礼,大家要随份子,掏不少钱,大家有一种要“吃回来”的预期,就必须要给大家大吃大喝,甚至不排除有人有“即使我吃不了,你主人家也必须要花钱”的想法。这就要逐渐淡化“随份子文化”才能解决。(图片均为刘向阳摄)

  婚宴成为“面子工程”,不自信的跟风是其心理根源。中央厉行节约的大背景下,吃喝减少促进婚宴减负瘦身。个性化婚礼值得提倡,乡村红白理事会期待全面推广。

  问一位平时很有主见的人士,为什么他儿子的婚宴上弄这么多鸡鱼肘丸白白扔掉,他苦笑:婚宴嘛,都是上这些东西,不这样搞,客人们能认可吗?

  著名学者闻章先生分析说,婚宴铺张浪费究其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点:一是心。有条件的讲了排场、面子,没条件的也去攀比,没条件也得创造条件,死要面子活。二是心。也有人想把婚礼、婚宴办得简朴些,但怕女方不同意,怕亲家挑理。现在特别是农村,女孩少,男青年的对象本就不好找,如果因为婚礼或彩礼上的“小气”坏了婚姻大事,岂不麻烦?因小失大,因此宁可砸锅卖铁,借钱举债也要把婚事弄得像样。三是从众心。谁都知道铺张不好,别人家办事铺张,他可能觉得可惜,但轮到自己了,却会采取跟风的态度,同样铺张浪费,不愿意让别人看着个别。最大的一个原因,是不自信,屈就。对的跟,错的也跟。人应该自信,对的,而不管别人说什么。

  记者了解,作为省会文化名人闻章先生,又当过多年省级的副总编辑,结识的人很多。但几年前他给儿子办婚宴,他征得孩子、亲家同意,婚宴往最简朴处办,不收份子钱,随过去的也不收。只通知平时来往密切的亲友,加上儿媳家的亲友,5桌简单的婚宴,几年后在省会文化圈里还是一段佳话。

  省直一位处长对记者介绍,今年他出席了几次在党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朋友给孩子举办的婚宴。变化显著,规模大大缩小,比如原来可能请七八十桌,现在就请三十来桌,一般会减少一半多;再者不敢去大饭店,去小饭店,收礼也不公开了,电话里会说,“礼钱装信封里,写上名字悄悄给我就行了”。

  在各县市,人员为子女举办的婚宴都开始、低调。记者在东部了解到,这里的几个县市一些干部家举办的婚宴开始流行“饺子宴”,悄悄随完份子钱,大家用一次性餐盒吃点饺子就走。

  黄骅市一位公务员告诉记者,最近他参加了多个局长家举办的婚宴,都是吃的饺子。饺子15元一斤,街上有人专门做,送生饺子上门。但他同时说,一般关系不密切的,主家也不通知了,怕惹事。

  海兴县一位公务员说,我们这里从去年开始,有的改吃饺子,还有的不招待,随二百元份子,主家回赠一百元购物卡;随一百,赠五十。表示既接收了礼敬,又拿出不吃婚宴的费用回赠。

  另一位基层干部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这个群体,现在有纪检、监察、新闻、群众监督着,婚宴奢侈浪费之风很容易刹住。那么寻常百姓这个群体谁来管?

  另一位曾在某地担任过副县长的公务员说,对此我比较乐观,表面上看,许多人说,老百姓花自己的钱,谁也管不着。实际上,大多数人谁都不愿意像现在这样办婚宴,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中,既有爱面子的一面,也有节俭节约的好传统,就是碍于面子、碍于风气,谁都没有勇气改变风俗而已。实际上,这些年婚宴的讲排场、铺张浪费之风是吃喝风带动起来的,开始都是掌握社会资源的有权、有钱的人讲排场,整个社会以此为荣,寻常百姓都跟着跑。心理学上讲,权威暗示的效果最大,所谓上行下效。当整个社会都以铺张浪费为耻的时候,婚宴的浪费问题迎刃而解。

  省饭店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张尔爱对记者介绍,去年,中央出台八项之后,高端消费、吃喝数量锐减,同时影响到了婚宴,过去大饭店的婚宴都在一千元以上,现在四星级的饭店出现了600多元一桌的低价,过去婚宴都不好定桌,价格就高不就低,没有打折谈价之说,现在可以谈价。价格下来了,也意味着食材的减少,整体的浪费在降低。

  小李和小赵,是记者认识的一对年轻人,去年结婚。男方小李家在山西运城,婚事都由家在的女方小赵家操持。

  小赵父母开始想大办,准备请七十桌。两个年轻人劝老人:我们还年轻,没有买房子。即使婚宴大家给随份子,不赔钱,那还是自家的人情账,而且铺张这么大,很多客里未必愿意,心里未必会是祝福。

  小两口做通了老人的工作。说我们旅行结婚吧!到哪里去旅行?当然是小李的老家!回老家拜了窑洞里的父母,一边旅行一边看望亲友,小李给小赵介绍故里的人文历史,七天下来,老人欢喜,小夫妻也欢喜。只花了几千元钱给双方老人、亲戚带礼品的钱,给两个人的一生留下了最甜蜜的记忆。亲友们都夸,小两口懂事孝顺,亲家通情达理。

  最近,简办婚宴的新人越来越多。在,几家大饭店推出了自助餐式婚宴,价格比过去大大下降,每个宾客几十元就下来了,而且节约、时尚、环保。

  3月21日,一位市民为女儿在西二环外的一家“三养素食”举行了回门宴,二十多桌,都是精美的素食。每桌十人,二十个菜,全部下来只有600元,没有剩菜,宾客们都赞不绝口,觉得时尚新鲜。这位市民说,素食健康、环保,我愿意借这个机会向亲友们推广。

  饭店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来定素食婚宴的非常多。这标志着一部分人开始追求清淡、健康、时尚、新颖。

  省会工作的小赫的婚礼过去了三个月了,还被亲朋钦羡。他和爱人都喜欢传统文化,他们婚礼的现场布置完全是中式,小夫妻穿着汉服参照传统的拜堂仪式完成了婚礼,伴着歌曲《跪羊图》叩拜父母,老人激动得喜泪涟涟。婚宴是新鲜可口的素食,大家都吃得很开心,一点也没有浪费,肚子也不累。“看着传统婚礼,着其中温馨厚朴的文化内涵,参加这对新人的婚礼有种穿越的感觉。”一宾客兴奋地说道。

  闻章先生说,面子是大家的,日子是自己的,婚礼简朴或者热闹,都不能代替日后的每一个日子。即便在现在的婚礼普遍铺张浪费的背景下,也有好多人坚守自己,或者旅游结婚,或者参加集体婚礼,或者举办简朴的传统婚礼,有一辆车不要的,有骑摩托的,甚至有骑毛驴的,照样喜兴,或者说更喜兴。这样经济上没有负担,心理上也没有负担,而且净化了铺张浪费的空气,这岂不是很好?如果要跟风,就跟这样的风好了。

  大学副教授蒋劲松说,不仅是提倡简朴婚礼,而应该创造一种不浪费的隆重仪式,比如隆重公益捐款等。人也不是不花钱,但是,他们不像国人这样把钱花在大吃大喝上,比如他们愿意花许多钱旅游、买书、听音乐会。我觉得在乡村可以提倡包电影来为村民大众娱乐。

  许多中老年朋友都津津乐道,三十年前,中国人的婚礼都很简单,领导给证婚、同事或乡亲们凑过来,发点喜糖、花生瓜子就结了婚。一位老人笑谈:不办婚宴不一定不幸福,我们那代人离婚率比现在的年轻人低得多。

  但也有一些基层组织、特别是比较强有力的村两委看到了婚宴给大多数人带来的沉重负担与种种流弊,及时进行着遏止与疏导。

  以深州市梁家庄村为例,20年红白事不设账桌,结婚只随不超过5元的乡亲礼,早已成为村里约定的习俗。嫁过来的姑娘家有不同意的,村里负责去做工作,做到入村随俗。简朴的婚宴,并没有降低村里的幸福指数,反而家庭、邻里之间更加和谐。

  在市安新县大淀村,村两委引导村里红白喜事简办,15年来,全村300多对新人结婚,以每人少花一万计,就是300多万元。

  平山县坪岭村党支部石玉秀说,其实老百姓、特别是农民,婚宴浪费这个问题只要稍加引导就可以避免。总体上说,农民经济上还是弱势,他们也不愿意铺张,许多时候是碍于面子,村里能够引导他正好有了正当的理由。我们这里开会经常给村民讲不要浪费,村民办喜事前村两委要先去,有大操大办苗头的就干预。至今村里还保持着简朴热闹的风气,亲友们来贺喜,也招待,饭菜都是村人帮忙做,每桌十个、八个菜,成本不超过一百元,量少、桌少,剩下一点菜也能分着吃掉,就没有浪费。一位社会学者说,如果各级党委、能够重视,红白理事会很容易推广,因为得顺。在宣传教育的同时,一些制度性的管理是有必要的,最近中央出台,餐饮业设立最低消费,婚宴的包桌其实也是一种最低消费,有关部门应当出台干预性政策。另外,大规模的婚宴聚餐,食品安全就是个首要问题,也亟须监管。在中央厉行节约的大背景下,婚宴浪费不难治理,很容易管住,因为大部分人在这个问题上,愿意有人管。

  自去年初落实由反对餐桌浪费继而引申到遏制浪费、公车使用、公费旅游豪华演出等方面,取得非常好效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欢迎。如果接下来乘胜追击,把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多种不良风气、浮躁现象都做一次清理,无疑会使我们进行的经济建设、建设、社会建设更加、平稳、健康和顺利。

  从1978年至今三十多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其不相称的是,世界却呈现畸形发展,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已经严重妨碍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是国家的长远发展。作为市场经济的意识对人们的消极效应表现之一就是婚宴的浪费———国力内耗。

  不论城市的婚宴还是农村的婚宴都有对食物严重的浪费现象,大摆几十桌,却剩下很多被扔掉。浪费的不仅是自家钱,更是国家社会的财富资源。

  有多少人会注意到,许多婚宴的举行是建立在彩礼见面礼房子汽车等基础之上的呢?有多少人因以婚宴为代表的、大鱼大肉暴食暴饮的饮食方式得了富贵病?有多少父母是借了很多债才完成的婚宴,欠一的钱才购买的房子车子,然后在年老之后还要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

  要纠正婚宴的浪费之风变得刻不容缓。从根本上要纠正人们思想上的认识,来抵制浮华思想的。2014年年初《》里“家风是什么”就有利于对中国传统优良思想的传承。笔者不想对父母那一辈人去做过多的评论,现在进入结婚年龄的大多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他们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更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就像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所说的那样,人须敬天爱人,心中对天对自然要有感,有一种矢志不移的理想与。

  责任乃幸福之源,是快乐之本。饮水思源,知恩报恩是中华文化的根。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我辈青年更应该承担起小到对家庭,大到振兴中华的责任。退一步来讲,你该用自己的钱去孝敬父母,而不是用父母流血流汗透支生命换来的钱去“孝敬”你。

  《经》里有句话“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广;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俭,节俭天下资源财富才能不匮乏。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卫鞅答孝公问》中有这样一段话“方今天下列国争雄,国力消长为兴旺根本。何为国力?其一,人口众多,民家富庶,田业兴旺。其二,国库充盈,财货粮食经得起连年大战与之消耗。其三,与国府同心,举国凝聚如臂使指。其四,稳定,国内无动荡。其五,甲兵强盛,铁骑精良。有此五者,方堪称强国。”

  当今世界上潜伏的种种危机,时刻我们居安思危。但是婚宴的浪费,是的散乱与浮华,是对国力的内耗!

  自去年初落实由反对餐桌浪费继而引申到遏制浪费、公车使用、公费旅游豪华演出等方面,取得非常好效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欢迎。如果接下来乘胜追击,把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多种不良风气、浮躁现象都做一次清理,无疑会使我们进行的经济建设、建设、社会建设更加、平稳、健康和顺利。

  诚然,喜事办好,多方满意是社会人普遍心理愿望。现在国家和家庭经济条件好了,无论城市乡村都有能力把婚事办得像样些。然而,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以及相互攀比爱面子心理等社会进步的不良副产品也在滋生膨胀,许多人包括婚事承办方和受邀参加者大都感觉到了,但碍于观念而。

  鉴于婚事纯属民间私家行为,在形成一定模式、习俗后改变不像消费那样简单和见效快。因此,治理婚宴、婚礼浪费也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齐动员,同努力。现在,强调务实之风已经给端正党政乃至社会不良风气吹响了冲锋号,人们社会心理反映与的号召是完全一致的,渴望摒弃,安居乐业,和谐发展,这是一个大前提,是所向。首先要达成共识,树立文明办婚礼、俭朴办婚礼的,特别是婚姻双方的家长和子女,最主要的是新婚夫妇,要有新思想,勇于旧俗,敢于婚事简办,统一和行动,自家想通了,高兴了,其他人都好做工作。其次是相关部门、工青妇、社区居委会、村镇红白理事会及新人双方单位领导要大力提倡鼓励、多项措施支持婚事新办简办的好风尚好典型,形成影响力。三是婚庆、婚宴单位多策划有纪念意义、有特色内涵的团体婚礼、旅行婚礼以及自助餐婚宴、素食婚宴、低价位婚宴等多种方案,增多服务项目内容,给婚礼举办人更多选择余地。四是发挥社会责任,更多的立体的持续地从正面引导健康、新潮、俭朴的婚事行为,鞭策不合时宜、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浪费和不文明行为,逐步形成强大社会,让正能量占据主导地位。

  总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文明总是相互关联支撑共同向前的,每个社会人都要有信心,同时要认识自己的责任,敢于从自身做起,从眼前做起,你我他都动起来,事情就好办了,社会局面就会朝着和谐健康文明方向稳步发展。

  一直以来,我“婚礼是教育,更是文化”的论点,而婚宴则是婚礼文化里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古至今,婚礼和丧葬文化在气氛和内容上是迥异的,但在文化的属性上是同质的,即它们都是助他和他助的,按老百姓的说法,就是众人帮一人。而婚宴的存在,也就有了、志庆、答谢、的意义。婚礼作为一种习俗存在是一种必然,婚宴的存在也是一种必然,对此,我想大家没有置疑,现在大家反思的是:婚宴的性质是不是变了?

  我个人的答案是一半一半,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如今,婚宴的、志庆、答谢、的意义仍在,只不过是升级换代版了,这也不足为奇,因为时代在变迁。同时,当下的婚宴确也进了新的东西:、浮泛、挥霍与浪费。前者是传统文化,是一种继承,后者是文化传统,是一种变异。比如热情好客是传统美德,而肉山酒海、狂饮滥食则不是美德,相反是一种的表现。《规》要求人们“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今天婚宴的过多过滥与烟酒菜品的过高过剩,不仅令今人触目惊心,也是有违传统美德的继承与的。

  怎样让婚宴不变味也不变质,我认为还是在移风易俗上做文章。风俗的移易既靠每一个人的努力,更靠个人以外的无形推手。当下,人们都在为变味的婚宴叹息,却没有足够的勇气与智慧去革故鼎新,这里面既有国人的从众心理原因,也与缺乏以政令和为约束和引导的公序良俗有更重要的关系。既然个人不能而务实地去按照办一桌节俭、低碳、绿色的婚宴,那么,作为的最大“总裁”,就有责任去实施干预和引导,直至社会认可、满意的公序良俗的形成。同时,我们地看到,婚宴具有相当的社会性和自主性,仅靠他律的办法肯定会事倍功半,而才是最大的必修课。李商隐在《咏史》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今天重新读来有着非常必要的时代意义。勤能养性,俭能养德,厉行节约、杜绝婚宴浪费,我们的国民气质、社会风气必将有明显的提升,铺张、浮躁、、甚至自利、公德缺失等种种不良文化现象将会随之大大减少。相信随着党风、政风的不断好转,婚宴实现真正公序良俗的回归,已为时不远,指日可待。

  婚姻乃人生之大事,婚礼是婚姻之起始。婚礼只不过是婚礼,最终的真诚、幸福、快乐,要在婚礼之后的漫长时光去创造和寻求。是旧习还是新风?在此,我们与您一起分享有关婚礼的故事。

  每当参加亲朋好友的结婚典礼,看着那热闹喜庆排场的场面,不由得想起自己旅行结婚鸦默悄声的一幕。“小孩没娘,说来线年半了,但我仍不想结婚。原因是我不想和一个没有共同语言、共同兴趣的姑娘结婚。这桩婚事从始至终都是我母亲一人包办的。我母亲在我家独揽“朝政”,一切都是她一人说了算。我父亲则是“二门钉吊———不管事。”母亲总是教训我“你个小孩牙子懂个屁,我都是为了你们能过好日子。”我几次向母亲提出退婚,都被母亲又哭又骂的七个不许八个不行地给拦下了。看着母亲那伤心的样子,做儿子的心疼母亲,只好不退婚,同意结婚,谁让咱是个孝子呢。母亲总不能把亲儿子往里推吧。何况自己已到了二十郎当岁,到结婚年龄了。更何况父母还等着抱孙子呢。

  我向母亲了,但我也有条件:一、我不做新被褥,就盖念书时的那一套;二、不摆宴席;三是旅行结婚。母亲答应了我的条件,于是第二天到大队开个证明,到学校请了假(当时我已是大队民办教师了)。领着对象颠颠地走了10里地到领了结婚证。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正是提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代。我是响应号召才从学校回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在结婚这件事情上要“破旧立新”,打破传统的风俗习惯,在青年中来个标新立异。于是我地选择了旅行结婚。旅行结婚去哪呢?不用说那时京通铁还没修,就连公共汽车也没有。太远去不成,只好到承德去了。从我家乡到承德虽说只有100多华里,但没有直通车,只有东到小三岔口,西到张百湾才有上承德的汽车。从东走要过两个梁蹚一条河,西走没梁但要蹚两条河。我们选择了东行线,由小三岔口去承德。

  第二天鸡叫二遍我母亲就起来给我们做饭。吃完饭鸡也叫三遍了,母亲给了我20块钱,算是我们旅行结婚的花费。我们为防上渴,装上几根黄瓜,就踏上旅行结婚的征程。

  我们翻过榆茨梁,蹚过伊逊河,经红旗镇奔小营乡,从小营后沟翻过梁就是小三岔口,那里有承德通大庙的市郊车。这条10多岁的时候我走过两次,可这次在小营后沟南岔与正沟处却不知走哪条了。左顾右盼,附近也没有人可以问,只好顺着南岔进了沟。到了沟里有一处人家,是一个生产队。好不容易见着人了一打听,说你们走差道了,不过有赶羊道也可以过梁,只是不太好走。真应了那句“车到山前必有”了,我们顺着赶羊道翻山梁到南苇子峪村,又出沟才到了小三岔口。到车站后一打听,说市郊车刚开走。这真是“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等着不如走着。我想,不如先走着,等市郊车来了再挥手拦车。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在站点始终没有等到车。原来市郊车只有在站点才停车,不是站点的地方是不允许停车的,那时可没有现在的“挥手即停”啊!

  就这样我们一直到了大三岔口,才赶上了由滦钢发往承德的市郊车,每人花了2角钱的车费到了市里火神庙站下了车。这真是名副其实的旅行结婚。不是坐飞机、火车,而是靠两条腿走到了离承德还有20里的地方。

  到承德后我们住在我母亲的二表妹我的二姨家。我们休息了一下午。第二天我们上午逛了南营子大街,逛了百货大楼,在大芳馆照了一张二寸黑白半身结婚照,写上“结婚纪念”。这张相片到现在我们还珍藏着。这也是我们旅行结婚的最好。虽说和现在青年照的结婚照比起来是显得“小巫见大巫”,有点太寒酸了。但和我们前后脚结婚的人比起来又显得浪漫了,毕竟他们连结婚照也没有。中午在燕北春饭馆简单地吃了午饭,下午在群众电影院看了场电影,就结束了一天的活动。

  隔天,我们上午游玩了离宫,下午游览了布达拉宫和大。那时外八庙有好几处还没有对外。虽说参观了几个景点,但里面不是这里写着“谢绝参观”,就是那里写着“游人止步”,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个大致轮廓。要是搁现在,承德这么多好玩的地方,那么多拍照人员,留下那的瞬间,该是一个多么浪漫的旅行结婚啊!

  第三天,我们告别了二姨一家人,又从原返回家乡。到家后我一清理兜里的钱,还剩5块,我把它交给了母亲。这次旅行结婚满打满算只花了15块钱。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们都已过了“花甲“。我们年轻时没有甜言蜜语,没有花前月下,更没有海誓山盟,只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勉强凑在了一起,靠的就是“少年夫妻老来伴”的古训,靠的就是一个“忍”。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把离婚当成了家常便饭。

  四十多年了,我们有时也吵吵闹闹,但这都是为了居家过日子,“马勺哪有不碰锅沿的”。就在这磕磕绊绊中我们度过了“燃烧的岁月”,了携手夕阳的时光。俗话说“不吵不闹不是夫妻”,吵归吵,闹归闹,每当看着孝顺的儿女,看着三世同堂其乐融融的甜美日子,我们老夫妻“炮火硝烟的战争”即刻烟消雾散,实现“谈判”,复归“涛声依旧”,“我这张旧船票又登上了她那条破船”。

  熬过严冬的人,最知春天的温暖,受过的人,最知今天生活比蜜甜。如果你现在要旅行结婚,出门就可以坐汽车、火车,还可以包车,甚而是飞机、轮船,天涯海角任你游,世界各地任你玩,因为时代变了。

  婚礼是人生中神圣而又难忘的一次美丽经历,无论是追求奢华的一掷千金的婚礼,还是归于平淡的简单朴素的婚礼,都会是新人终生难忘的仪式。婚礼的形式是一对新人共结连理的,但婚礼上所表达出的不同含义,却诠释着这场婚礼带来的不同的意义。

  3月16日,在希悦酒店举办的一场慈善婚礼,将婚礼的意义到一个用爱心来表达爱情的境界。新人以及他们的双方父母都是来自农业大学的教育工作者。作为教师,一对新人对婚礼有着自己的理解。无论是在面对爱人时,许下的山盟海誓,还是面对父母时,满怀的,都是他们对人生真实的。在他们的婚礼上,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去完成他们爱的洗礼。

  在婚礼举办之前,新人和婚庆公司的工作人员一同专程前往市贫困山区阜平县台峪乡营尔村的希望小学,为孩子们送去了价值数千元的学习用品以及体育器材。在学校里,新人和孩子们亲切互动并送出爱心捐助。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渴望的眼神让所有在场的人都不已。

  以往的一些婚礼,新人喜欢排场。奢华的现场布置,绚丽多彩的舞台效果,别出心裁的婚礼环节,往往会受到新人的追捧,但是也会造成铺张浪费。现在,越来越多的新人意识到简单朴实的婚礼同样可以办得精彩难忘。这一场爱心慈善婚礼将节省下来的钱投入到爱心教育事业当中,两个教育工作者用爱心了甜美的爱情。

  应阜平县台峪乡营耳村希望小学师生的要求,家和顺美婚庆公司的工作人员将师生们接到结婚典礼现场,师生们为一对新人送上了祝福。

  一对新人用爱心来他们的爱情,更加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让更多有能力有爱心的人士将爱心传递下去。新人的行为不仅了亲友,也了婚庆公司的员工,现场为孩子们赠送了他们购买的书籍。

  结婚之前,参加过不少别人的婚礼,所负责的无非是干点小活或者大快朵颐,只有自己成为婚礼主角的时候,才能系统地领略婚礼的全部喜庆和所有琐细。我和妻子都没有在各自的家乡工作,所以,与很多人一样,我们的婚礼不得不连办三场。

  2011年农历六月十八,我们的婚礼先在我老家举行。迎亲的六辆车都是我的朋友友情赞助的,车型五花八门。我老家距离市区有40公里,其定一段特别难走,我和哥们还在前一天走了一遍,估摸好时间。婚礼前一天,我和哥们在我家的破旧沙发上和衣而睡。听着哥们的鼾声,我是一点儿睡意没有。想想再过几个钟头,就把妻子娶进,哪还有心情睡觉?

  凌晨两点,婚事总管便来到家里,招呼亲友们开始做饭。我和哥们简单吃些,又做些准备,4点钟,三辆车从家中出发往市区赶。另外三辆车都在市区。我们约定时间地点碰头,组成车队。6点钟,我们准时来到我妻子居住的小区门口。

  结果,我妻子那边一帮人贴喜字、贴红纸的活儿还没干完———虽然他们5点就集结完毕,但我妻子家距离小区门口距离不短,而且井盖遍地,工作量确实比较大。等他们手忙脚乱贴完后,赶紧给我方打电话,说可以进去了。我们赶紧在门口放鞭炮,给小区保安送喜烟、喜糖。看着满地红色炮屑,我心里是高兴和惭愧并存。高兴自然不用说了,惭愧是放鞭炮这种行为,吵醒居民,还制造了垃圾,跟我们平时的低碳主张格格不入。我想放鞭炮这点,是婚礼中最该移风易俗的地方。

  为了在8点前赶回老家,我方给妻子那一方40分钟的闹腾时间。这种闹腾,以前见识过一些,无非是找鞋呀、念爱情宣言之类,气氛融洽。到点儿后,我得把妻子从6楼抱下,可在妻子1米70的个头,体重成为秘密的情况下,这对我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好在妻子体恤民情,只在到了单元门口,摄像师要一个抱进车厢的镜头时,我气沉、,终于将妻子抱了进去。到了车厢,妻子小声对我说:为了让你抱得动,从昨天晚上开始就没吃饭……嘿嘿,你说娶到这么体贴的媳妇儿,咱能不好好疼她么?此后,我们又分别在市区和妻子工作的城市分别又举办了两场,终于可以踏实下来。每次结束,我们都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但是,与婚姻的幸福比起来,感觉这种付出也非常值得。婚礼是给人看的,日子却是自己过的。我们想,与那些一长溜的奥迪或者宝马的婚礼车队比起来,我们的婚礼可能是寒酸的,但是我们的幸福感却丝毫不比别人差。有时,有朋友会半开玩笑地说,你当年的婚车车型真是够丰富的。真的,幸福不是靠名牌来衡量的,也不是靠婚礼来支撑的。给亲友一个热闹的节日,给自己的婚姻一个幸福的起点,这就是婚礼吧。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