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承德9月18日电 (记者 张帆)六年前,这是一个没人愿意来的高中,学生打架、早恋;老师喝酒、唱歌、跳舞,不好好教学,学校的风气在社会上影响恶劣。家长们宁愿让孩子远赴他乡背包求学,也不愿意把孩子送到这个学校。六年后,还是这个学校,连续三年高考综合排名全市第一;先后荣获“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级“依校示范校”、“普通高中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进步”等荣誉称号。这就是承德县第一中学,从落后到赶超,呈现了建校64年来最好成绩。也成为承德市教育的一个典型。
在老师们的眼里,这是从沧桑到的巨变;在教育局眼里,这是从落后到先进的典型;在社会眼里,这是破蛹而出的美丽蝶变。
承德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53年,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2年到2011年期间,学校管理出现混乱,年年招生下滑,两千多名学生,年高考上线人数不足百人,老师浮动,社会反响不好,上级头疼。2011年,承德县委、县开始调整学校领导班子,时任该县教育局副局长的王占民临危受命,被空降到承德县第一中学任校长。
鉴于办学质量差的社会声誉,单枪匹马过来的王占民带领成立的新一届学校领导集体提出了“卧薪尝胆、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的一中。并制定了“一年起步、两年突破、三年腾飞”及“再突破、再辉煌、再超越”两个三年目标。为了加压完成目标,他们把目标挂到了校门口。
现任承德县教育局局长、承德县第一中学校长的王占民告诉中新网记者说,“就当时一中的现状而言,谁也不相信我们能完成,都说是吹牛,包括学校老师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完成目标,我们把严纪管理作为切入。王占民介绍说,学校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成立督查小组,每天对全校教职工遵守校规校纪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并纳入年终考核。对严重违反师德问题的教职工视情况调整岗位直至调出。学生管理从制度入手,规范课堂、课间、跑操、就寝、就餐等秩序、力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老师对所有学生进行承包,包学习、包品质、包思想、包生活。形成吃饭、跑操,校园里到处都能看到老师的身影。”承德县第一中学老师徐玉书这样说。
“班主任每天早晨五点半陪学生到操场跑操;任课老师晚上十点半以后才能回家;老师每周都找弱科学生补弱,恳谈;当学生成绩出现波动,老师们宁可不吃饭,不休息,也要聚在一起找出问题所在。”刚升梦见家里被盗上高三的徐鹏对记者说,“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用更好的成绩回报老师。”
高三17班今年一本上线%,承德市第一,第三,第四名的学生都出在这个班,面对记者的采访,班主任良只字不提辛苦,但两眼湿润。“值了!真的值了!”
老师,一个曾患乳腺癌还奋斗在教学一线班的班主任。“舍小家,为大家,少了花前月下,多了桃李争妍。”道出了300多名一中老师的。
6年过去了,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拼搏,众人眼中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特别是备受家长、社会关注的高考成绩更是逐年攀升。2012至2015年,该校的高考上线年摘取了全市理科状元;2017年又出了一个文科状元,一本上线﹪,二本上线%,上线人数和上线率位居承德市第一。(全市12所省级示范普通高中)
“相当于两个孩子中有一个考上了一本,这是建校以来没有过的成绩。”王占民说,我们的生源质量并不高,今天的成绩,归功于老师们六年来‘朝五晚十’,风雨无阻的辛勤付出。
在刚刚过去的教师节,老师徐玉书收到了2016级毕业生苏丹丹的短信:“到大学才发现,吃饭的速度我永远是最快的,吃完饭的桌面我永远是最干净的,并且我会把别人的桌面干净,我的床铺是最平整的,内务是最整齐的,走的速度是最快的,这些都源于您和学校的敦敦,真的感谢您,我爱您。”字里行间透露出毕业生对老师和母校的之情。
新毕业生米嘉栋以610分的成绩被华东大学录取。他说,“我的成长得益于学校的严格管理和老师的苦心栽培,中考成绩只有462分的我,没有学校的帮助,很难考上重点大学。”
正是师生的无限,承德县一中实现了腾飞与再超越两个三年目标。也博得了社会一致赞扬。连续两年被承德县委、县授予“集体三等功”并在全县开展“一中”的活动。
如今,承德县第一中学共有68个教学班,学生4000余人,教职工356人。从门前冷落鞍马稀,到门庭若市马蹄疾,靠的是“拼搏、奉献、务实、合作、创新”的一中。完)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