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中时有发生的极端案例,和普遍存在的失败焦虑,症结何在?为什么即使学校和家长管理孩子实现无缝对接,依旧出现“5+2=0”的怪象?中国教育如何突破考试围城,进入分数之上更宽阔的天地?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什么是好的教育?2月28日晚,教育学家、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在“人文”讲坛发表《分数之上》,大声疾呼,家长们一定要从“唯分数论”的泥潭中走出来,老师们要建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价值新共识,各级和社会要不断完善教育评价治理体系,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教育价值生态。
石中英,教育学家,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哲学、基础教育、教育、高等教育哲学等。在党的教育方针研究、教育认识论研究、教育价值论和价值观教育研究、教育研究等领域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出版《教育学的文化性格》《知识转型与教育》《教育哲学》《穿越教育概念的丛林》等专著,多次为市、教育部和国家有关教育政策制定、评估提供专业咨询意见。
对我们每一位现代人来说,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未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和党的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就。统计数据显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949年我国只有1.1%,1978年达33.6%,2020年达91.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49年我国只有0.26%,1978年达2.7%,2020年达54.4%,在国际可比较的范围内,目前我国的教育已经居于中等偏上水平。
在看到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历史方位,由以外延式发展为主转变为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由对国外教育的模仿借鉴转变为基于中国社会实践的自主创新,由局部的教育转变为系统性教育。在这样一个关键阶段,大家一起讨论教育价值观的问题特别有意义。
在这里分享一个案例。某名校的一位大学生在念高中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怀着失去丈夫的悲痛养育这个孩子,他也顺利地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但是在上大学期间他觉得母亲生活没有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之后,用极其的手段了母亲。这个案件发生后,社会震动,一方面他的行为了最基本的,另一方面大家也感到困惑不解,一个大学生为什么会自己的亲生母亲?在庭审当中他说:“从小到大我都觉得能把考试考好,是对我爸我妈的唯一意义。”他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观点?这种观点对他的行为有什么影响?在众多的青少年学生中,只有他有这种认识吗?
我谈一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从很小时开始他就懂得,他唯一重要的事情是要把考试考好,要拿到高分。这也是他的爸爸妈妈唯一在意他的地方,也是他的爸爸妈妈和周围重要的人接纳他、肯定他、喜欢他最根本的原因。
所以他把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学习上,他确实在学业上有非常优异的表现,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有着非常耀眼的天之骄子的。但是从他的犯为来看,他的心灵中没有对生命的、没有对法律的、没有对母亲的、没有对“如何做才是对的”这个问题的,对自己人生意义也缺乏足够的思考。所以如果说前面的那些收获给了他人生以希望和机会,后面的这些缺失使他在希望还没有来得及实现之前就已经破灭了。
这个案子是个极端案例,但却不是孤案。几年前上海一所高校医学院的一位研究生,因为和自己的室友有一些琐碎的矛盾,就去实验室偷取了剧毒药品,放在宿舍的饮水机里,最后导致他的室友中毒身亡。这位同学学业非常优秀,案发之前在国际期刊上已经发表了7篇学术论文。他为什么会犯罪的道呢?他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写了一个声明,一方面向被害人的亲属和自己的家歉,另一方面反思了自己成长的经过。他说:“此生虽然短暂,之前都投入到学业之中,缺乏心灵的,导致酿成大错。”这段话的关键在于“心灵的”。从整个声明来看,他所渴望而没有得到的“心灵的”就是一些基本的价值观,比如友爱、体谅、谨慎、善意等等,甚至他把别人对他的也看成是心灵的一部分。他为什么没有得到“心灵的”?当然有他自己的责任,可是我们的教育难道没有要反思的地方吗?不能给予人生意义和“心灵”的教育究竟能给个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什么呢?
著名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是灵魂的,不是知识的堆砌。”这些极端案件在向我们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我们把这种错误的价值取向概括为“唯分数论”。
分数是教育的工具、手段,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果进行的一种测量。分数不是自古就有的,它是现代教育测量运动的产物,是教育科学化的产物。人们试图用这种数量化的评价方法来精准地描述、反映一个人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程度。分数本身是有意义的、也是的,确实能为教学人员和学生诊断学习状况提供帮助。但是,当我们把分数置于学习者前面时,认为分数比学习者还重要,把分数这一教育工具当作教育目的来追求,把学习者的健康成长这一本来的教育目的当作工具来对待,就会出现“唯分数论”的问题。
“唯分数论”对教育的负面影响是长期、广泛和深刻的。如果把分数看得比学习者本身还重要,当考试考得不理想时学习者就会出现失败恐惧的问题。8年前为了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我做过一个质性研究。我们选取了两所初中二年级的16名同学,了解他们的学业失败恐惧体验。我们发现学业失败恐惧的确在中学生中广泛存在,成绩差的学生有,成绩好的学生也有,而且这种学业失败恐惧,跟家长、老师对待学业失败的态度有直接关系。一位男生说:“我在做题,我爸就走过来了,然后看我的草稿纸,然后就开始生气,生了整整一天。然后就说,你怎么不按照我的要求来?你怎么不听话?你怎么没起色?就你这样,以后还能考上吗?然后我就没法说什么了,太无语了。”有一位女生描述自己成绩下降后的心理体验:“我妈妈一味的、刺激,我甚至感觉手脚发麻,快没有知觉了。如果这种情况总是发生的话,我会否定自己,会产生一种坏情绪。我会感觉自己是个废物,无用之人,会有不想再活下去的那种心理了。”
通过质性研究我们发现,其实中学生并不失败本身,他们有着足够的心理韧性来克服失败对他们的影响。他们最害怕的是失败所引发的社会隔离,害怕父母不喜欢他,害怕老师看不上他,害怕同学疏离他们。可见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学业失败本身,而是学业失败带来的人生价值感、存在感、意义感的。有些同学的资料也证明,只要他们的父母和老师不把学业失败和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对他们的信任与希望绑在一起,他们就能非常从容地应对失败,并且把失败作为一种学习的素材,从失败中获得更加积极的成长能量。
“唯分数论”大大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价值观教育仍是我们今天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块短板。为什么会出现价值观教育薄弱的问题?我想有五个主要原因:
第三,价值观教育缺少一致性价值。以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为例,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是“5+2=0”,主要是表达学校里面所的价值和家庭里面所奉行的价值以及社会上所流行的价值,缺乏一致性,导致青少年学生陷入价值观迷茫状态,使得价值观教育处于一种不理想的状态。
什么是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党的以来,关于这个问题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就是要确立立德树人在教育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就是要以立德树人的成效来评价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要超越以“唯分数、唯升学”为代表的错误的教育价值取向。
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有错误的教育价值观在干扰,它们支配着老师、家长、社会对“什么是好的教育”的理解。这些错误的教育价值观除了前面所讲的“唯分数论”以外,还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贤能主义这三种。
功利主义,把教育看成是满足个人或者社会外在功利目标的工具,追求功利的最大化,哪怕学生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也在所不惜,它制造了社会普遍的教育焦虑。功利主义不仅仅是我们国家才有,也是现代全球性的教育价值取向。美国学者努斯鲍穆写了一本书《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对美国教育系统里面的功利主义进行了深刻的。
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有内在关联,把教育为个人发展服务于为社会和国家服务之上,将处于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学生个体愿景与集体目标开来甚至是对立起来,认为一切集体生活或是对于个体发展的挤压和,或是个人发展的工具,导致个体的情感、、价值观和发育出现严重障碍。个人主义是一条,表面上为个人,实际上害个人。人类行为具有相互性,如果我们人人都把对方看成工具,我们最终会把自己陷入到孤家寡人的状态。成功可能给我们带来一种外在好看的感觉,并不能给我们一个内心丰盛的人生。
贤能主义是一种非常隐蔽的,但是又非常强有力的价值取向。贤能主义认为人生来的天赋是不一样的,后天的努力也是不一样的,成功都是由于自己的天赋加上个人的努力和运气所导致的,所以贤能主义认为成功不需要感谢任何人,只需要感谢自己。失败者只有哀叹的份,我不行是因为我不够努力,我不行是因为我的天分不够高。这种观点完全忽视了社会因素、时代因素在一个人发展当中所起的巨大作用。贤能主义造成的非常重要的社会心理后果就是成功者的傲慢和失败者的自卑。如果我们的教育把亿万青少年都分为成功者和失败者,成功者永远是少数,失败者永远是多数,这将给我们的社会、给未来的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以上这四种错误的教育价值观相互交织、推波助澜,从而使得“唯分数论”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顽瘴痼疾”,30年没有解决好,但是今天到了必须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秩序。什么是教育价值秩序呢?就是对不同的教育价值,它们的先后和轻重的排序。有一些教育价值应该优先实现,有一些教育价值可以延迟满足。如果把教育价值秩序搞了,就会出现教育价值的失序。分数是有价值的,人是有价值的,如果我们把分数看得比学生的成长还重要这就叫教育价值失序。关于有没有一个普遍的、的教育价值秩序,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有,有的人像杜威就认为没有。但我们的研究认为,在给定的社会和教育当中,还是存在着一个相对来说能够得到共识的教育价值秩序的。比如教育的本体价值和教育的工具价值,应该首先实现什么价值呢?肯定应该首先实现教育的本体价值,因为如果本体价值实现不了,工具价值就实现不了。在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这两方面的价值关系上,什么样的价值又应该优先实现呢?当然是教育要优先促进人的发展,只有先促进人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就人的发展而言,我觉得身心的健康、同情心与爱、好奇心与求知欲、责任心和对话意识,这些是我们从事科学活动、过一种有的社会生活以及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最基本素质,它们的分量应该比分数重得多,对这些素质的培养应该是我们教育优先考虑的问题。
这些素质的内涵各位都清楚。我这里就讲一个同情心培养的问题。同情是指我们对于他者行动及其感受的一种同感状态,同情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把我们的心从自己引向他人,并考虑到我们的行为对他人的可能影响。按照亚当·斯密的说法,同情是我们所有合宜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一个人同情心了,他对他人的痛苦和欢乐就。所有的和正当的行为都是建立在同情心基础之上的。为什么努斯鲍穆在《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中会把同情心看成现代最重要的人文素养?原因就在这里。审视现实,我们谁敢讲一个大学生的同情心一定会比一个小学生要高呢?我们如何从对个体的同情提升到对一个群体的同情,乃至对整个人类的同情呢?像同情心这些素质,它们就是应该优先实现的,在价值序列上它们应该排在升学、分数、就业这样一些功利性价值的前面。如果没有这些素质的实现,我们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呢?
建立正确的教育价值秩序,家长责无旁贷。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价值对孩子的价值学习至关重要。在价值观教育薄弱的原因当中,第一条就是家长对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碰到某个人的价值观不太好,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会不会他原生家庭的价值出现了什么问题。一个权威主义的父母绝对不会孩子什么是尊重。在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秩序方面,傅雷先生给我们留下了箴言,做出了表率。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谈到:“有一个基本原则,我始终觉得并不错误,就是: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或许这个原则对旁的学科的青年也能适用。”永远是家庭教育最首要的、最核心的目标。好的家风、家训都是指向孩子们怎么的。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论教育》一书中也说过:“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人应该怎样,他就知道怎样,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做到的本分。”也是把“人的教育”放在职业训练前面。
在这里我向家长们呼吁:一定要从“唯分数论”的泥潭中走出来。停止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贬低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孩子们觉得分数是他们对于你们唯一的意义所在。把孩子当成是一个有完整的、人格的和独特个性的人来对待。改变价值观教育薄弱的现状从每一个家庭开始。
建立正确的教育价值秩序,学校也是责无旁贷。学校是一个教育组织,在学生价值观形成方面起主导作用。即便学生的原生家庭价值有一些问题,如果学校的教育价值观是正确的,孩子们还是有希望的。但是如果学校的价值观都出了问题,孩子的价值观素养到哪里去提高呢?学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核心的价值追求。陈省身先生曾经给中国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第一”,后来中科大校长朱清时院士做了这样的解读:“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肥。最后学生的创造力都被磨灭了。”
我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消息,一所学校有一个学生上英语课迟到了,老师让他用英语解释迟到的原因,这个学生说:“My Grandpa is dead.(我的爷爷去世了。)”老师一听第一反应是帮他纠正语法错误,说:“应该用was dead,不是is dead,请你再说一遍。”这种情形说明,在这个老师看来正确地使用语法比安慰学生失去至亲的悲伤更加重要。
还有一些学校用非常雷人的口号激励同学们学习,比如“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等等,我真的是想不通,在学校这种教育组织里面,怎么能有这样的口号?为了升学可以不要健康吗?可以不要生命吗?可以不要友谊吗?
所以在这里我呼吁中国1800万的老师们:一定要基于教育的初心,来一场深刻的教育价值观的大讨论。要深刻和“唯分数论”等错误的教育价值取向,建立起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价值新共识!
建立正确的教育价值秩序,和社会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教育界有这么一句话,叫“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这真是学校教育的悖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悖论呢?其实您跟校长、老师们聊一聊,他们也不愿意这样,他们真的愿意按照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办教育。但是如果和社会对校长、学校的评价就是看分数、看升学率、看清北率,校长们又能奈何?老师们又能奈何?党的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特别是2020年出台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总体方案》,2021年又出台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和《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试图改变不正确的教育价值导向问题。这些方案和指导意见都写得非常好,针对性特别强。其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总体方案》,列了十几条红线,比如上级部门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以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等,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如果以前校长们说搞素质教育是戴着跳舞,现在这是打开给他们以教育的时侯了。但是文件发布以来的这两年,我到一些地方和学校了解这些文件贯彻落实的情况时,发现总的情况还不太乐观,有的地方连文件都不宣传,就更不要谈落实了。
在这里我向各级和社会呼吁:一定要负起责任来,要站在讲的高度,胸怀国之大者,不折不扣地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总体方案》,不断完善教育评价的治理体系,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教育价值生态。
开始我们所分析的案例中的当事人,即便他们实现了自己升学的愿望,但是并不能说他们受到了“好的教育”。如果要那样说的话,就是对“好的教育”的极大。日常生活中大家说一个人受到好的教育的根据是什么?可能第一反应是学历,以为学历高受到的教育就很好。但如果一个人学历高但却出言不逊,毫貌和同情心,人们会说:“就你还上过大学呢?你怎么连一个老百姓都不如呢?”这说明我们对好的教育有一些价值标准。
好的教育就是“有用的教育”吗?好的教育就是“高质量的教育”吗?我觉得“好的教育”比起“有用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是一个更加基础性的、前提性的问题。如果我们对“有用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的认识,不以“好的教育”为内核,那我们可能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把那些虽然戕害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性人格但却能满足功利需要的学校称为“好的学校”,把那样的学校所开展的教育称为“好的教育。”
2021年“”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中校长唐江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什么是好的教育?”这一问题,并且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他的设问和回答引起了教育界的很大反响,我今天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也算是对一年前他提出这个问题的一个回应。
比如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谈到,“受过教育的人”是心灵发生转向的人,用洞穴隐喻来表达这个思想,就是我们的心灵从低处转向高处,从虚假转向真实,从转向高明。根据柏拉图的观点,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关注的是高处、真实处、处,他就算受过真正的教育、好的教育。
20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反对教育和生活的脱离,认为教育就是要提高行动主体不断适应的能力。
中国经典《大学》里面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认为好的教育意味着个人德性的提升、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理想国家制度的实现。
20世纪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把求真知、做真人作为美好教育的根本目的,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活力。
当代教育学家顾明远先生提出,好的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命价值,促使一个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并给予他们服务这个社会的本领。
显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的人关于“好的教育”的标准认识是不一样的。虽然如此,我觉得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也有一些内涵是共识性的。就当前这个时代而言,我认为好的教育包括四个层次的理解:
第一个层次,好的教育一定是适合的教育,是完整的教育,是赋能的教育,是指向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教育。什么是适合的教育?从哲学上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这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找不到两个在认知、情感、价值观上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因材施教是教育最核心的要求,也是教育公平最本质的定义。什么是完整的教育?即不是片面的教育、的教育。上世纪80年代日本儿童教育专家井深大写过一本书《··情操:另一半教育的日本人》,对日本的考试给青少年造成的戕害、给社会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美国哈院的教授哈瑞·刘易斯在退休以后写了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叫《失去灵魂的卓越》,对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精英大学在若干年来迎合商业的需求,遗忘教育的旨进行了深刻的。所以教育应该是完整的教育,应该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培养片面的人、的人;教育应该是赋能的教育,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最终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作为教育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最后,教育要指向学生完格的培养。
第二个层次,好的教育要促进公共生活的改善。人是一个社会动物,按照马克思的定义,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意义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你要认识一个人就要认识他的社会关系,人的问题也反应了社会关系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进步这是不可分割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育价值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人的成长和个人的前途,必须把促进社会团结、社会合作、社会信任、社会作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教育家眼中的孩子绝不仅仅是他个人,他们还是未来的社会。
第三个层次,好的教育要促进全体人民的和全面发展。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的国家,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发展的价值基点,所以我们搞的教育绝不是为了少数人的,我们的教育是为全体人民的,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即便我们要培养精英,这些精英也是人民的精英,他们的核心就是要,不单是为了他们个人的前途和荣耀。
第四层次,好的教育要培养全球。2021年世界人口日公布,地球上现在生活了78亿人口。这个地球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有去享受和平、发展、公平、、、,但是要实现这样美好的理想常不容易的。人类面临很多共同的挑战,疾病、贫困、气候变化、价值观的、历史的宿怨等等。我们要意识到人类拥有一个共同的未来,如果各自为政,人类就没有未来。所以好的教育一定要超越个人主义,要超越狭隘的国家主义,要有更广大的价值视野。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全球公识,今天特别重要的是还要培养他们的生态公识。只有这样的诞生了,我们才能看到教育的美好,才能看到教育的力量。
教育总是蕴含着希望,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而人类的希望就在于人类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团结和协作。其实这些价值原则也适合于日常的人际之间,如果人和人之间没有尊重、没有信任、没有团结、没有坦诚、没有协作,我想我们人生的意义、生活的质量都会大打折扣。教育还是反对社会歧视、社会、社会最重要的工具。这样的一些意识、这样的一些价值观都要依靠价值观教育来从小形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关注教育和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他们陆续出版了4本重要的报告,70年代出版了《学会——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90年代出版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2015年出版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转变?》,2021年又发布了《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以应对人类所面临的来自自然、社会、各个方面的挑战。《学会——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了教育不仅要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还要促进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等方面的发展,要培养一个和谐和全面发展的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财富,就是学会、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转变?》重拾教育的人文,强调教育有责任和培养共同人性,因为共同人性才能使我们团聚在一起。《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更是强调教育是一个责任,应该需要社会的共同行动。
阅读这四本报告,我觉得其中一个主题是贯彻始终的,这就是学会共同。它的和我们2022年冬奥会的——一起向未来——非常地吻合。什么东西能够使得我们共同呢?是分数吗?是竞争吗?还是团结、友爱、体谅、宽容这样的一些价值观?显然,正确的、积极的和的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正是人类共同的纽带和希望所在。
最后,让我们回到这次的题目《分数之上》,这个题目表达了一种超越性的教育价值思索。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摆脱“唯分数论”等错误价值观,应该重新审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应该的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未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有未来。
本次讲坛通过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澎湃新闻、咪咕视频、凤凰网、搜狐教育、新浪新闻、腾讯新闻、百度视频、今日头条、抖音、B站、微博、快手和微信视频号在线同步直播。
“人文”讲坛是大学发起的大型思想活动,推动建设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新百年。讲坛定期邀请优秀人文学者,在标志性建筑新学堂发表,阐述其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方逸华有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