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事业亦需要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大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
随着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的正式公布,鹰城滨河小学内一片沸腾。这所刚满“六岁”的年轻学校不负众望、榜上有名。
自2012 年建校以来,该校荣获“省文明校园”“省素质教育示范校”“省学校文化特色品牌实验学校”“承德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承德市青少年读书活动先进学校”等200 多项荣誉。
为何如此“年轻”的滨河小学会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的称号?会荣获这么多的项?笔者在校园里找到了答案。
建校以来,该校始终秉承着“创造阳光教育,享受教育幸福”的办学,“不争第一,只求卓越;不盯眼前,关注长远”的育人共识,践行“轻负高质,提升综合素质,守护快乐童年”的育人行动,追求“感受阳光、追逐阳光、播撒阳光”的滨小,实现了由大到强的转变。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为推动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学校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内涵建设的第一要务,实施了教师成才工程和名师培训工程,通过“终身学习、教学反思、同伴合作、行动研究、专家引领、课题研究、网络”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使教师的师德、学科素养、人文涵养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举办“中国好老师”故事讲堂、主题比赛、师风师德培训会等活动,培养更多的专业和更文明的优质团队。
目前,学校共有校级以上教师35 人,其中,市级学科带头4 人,市级教师7 人,区级教师4 人,区级学科教学能手5 人,区级课改标兵5 人,校级教师10 人,为打造阳光素质教育奠定了的基础。
在提升教师素质的同时,为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交流、畅通沟通渠道、形成教育合力,该校将家长委员会管理制度和家长学校制度纳入学校管理进程,摸索出一条“家校携手,高效衔接,合力共育”的教育之。家长委员会管理制度,分为班级、年级和校级,通过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广泛征求家长意见,鼓励家长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及学校管理。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及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能力。
同时,该校创育发展模式,设立家长督学机制,通过定期开展家长日、班级文化展评、文明礼仪考察团等活动,全面课堂、校园,使家长广泛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与评价。
不仅如此,该校还邀请学生家长充当志愿者。在、国学宣讲、活动安保、劳动技术指导、门前交通、冬季除雪等活动中都有家长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的参与也为“家校携手”开辟了新渠道。
滨河小学校长韦淑霞告诉笔者:“教育是家校合作的艺术。学校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校资源和家长资源的优势,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好更优质更阳光的教育服务。”
家校携手,守护快乐童年。该校定期组织开展“亲子阅读”等系列活动,推动家校共育进一步深入。开展“快乐星期三”活动、开设多彩,让学生上自己喜欢的课,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注重劳动教育,在科技教育认领了8 块土地,利用劳动课、节假日,在自己分得的土地上播种、施肥、浇水、除草,享受劳动的快乐,懂得劳动的真谛。
置身于滨河小学的校园之中,笔者能够切实见到该校“阳光教育”的累累硕果,感受到“求新尚美”的文明之风。
在滨河小学的荣誉墙上,成绩引人注目:科技创新连续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一等;口琴队在杭州口琴艺术节上获银;象棋在省象棋锦标赛中获团体第三名、个人第四名;校舞蹈队连续获市舞蹈大赛一等;羽毛球队连续在市级羽毛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冠军,并代表承德市参加省羽毛球比赛……
这些瞩目的成绩离不开学校的精心“培育”和“养护”。为活跃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滨河小学成立了跆拳道、轮滑、彩泥、厨艺、足球、围棋等30 个,并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学习,定期开展活动,组织活动月和各类比赛活动,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此外,为提高质量和特色水平,学校为设置了固定活动场所,聘请校外专业老师,邀请家长志愿者和社会上有专业水平的志愿者参与活动的教育和管理,同时,建立健全章程和评价体系,制定活动计划,确保活动有实效。
“以前总想着给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孩子自己累不说,我们大人有时候也犯难。现在好了,自从学校开设了各类,孩子想学什么学校都有,传统的、现代的,动手的、动脑的,安静的、活泼的,选择特别多。孩子在学校学得开心,我们这些大人也放心。”学生家长刘淑琴兴奋地向笔者介绍着。多彩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力,还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受到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
在打造多彩活动的过程中,该校将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建设有机融合,逐步形成了以阳光艺术课程、活力运动课程、科技创新课程、文雅礼仪课程、创意实践课程、健康生活课程六大板块为框架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特长、张扬个性的机会和空间,实现了课外活动的普及化、多元化、特长化和特色化,为挖掘学生的优势潜能,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奠定了的基础。
近几年,滨河小学依托羽毛球、科技、戏曲、象棋这四大名片,着力打造羽毛球优质校、科技创新示范校、戏曲特色校、象棋校,进一步优化教育,实现一校多品目标,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实现“创造阳光教育,享受教育幸福”的办学。
“注意手上的动作,注意眼神,来,大家再跟我来一遍。”还未走近,就听到了热闹的戏曲声。进入戏曲活动室,鹰城兴煤社区评剧演员邵瑞芬、尹克力正在义务教授学生评剧。这些小戏迷的唱腔拿捏、一招一式让笔者倍感。
若问滨河小学现在何为时尚?那一定非戏曲文化教育莫属了。2015年3 月,学校正式实施“戏曲文化进校园”工程,成立戏曲,将京剧、评剧引入校园。为确保学生学到正的戏曲知识,该校邀请承德市京剧协会秘书长刘杰到学校京剧知识、表演京剧片段,还先后聘请了兴隆县京剧演员李晓兰和承德市戏曲家协会张瑞龙进行授课。同时,组织开展戏曲知识、名家名段和经典剧目赏析、戏曲进校园、特色学校培育等活动,传承戏曲文化。
“我爷爷奶奶都是戏迷,我也喜欢听,之前自己还跟着电视学了几句。后来学校开设了戏曲,我立马就报名参加了,现在我学到了更专业的戏曲知识,更精准的唱腔和动作,穿上了鲜艳戏服,别提有多高兴了。现在回家没事我就给爷爷奶奶唱上一段。”学生杨心蕊兴奋地说。
此外,学校还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戏曲艺术的熏陶。音乐课上,教授学生学习戏曲知识、一起聆听经典唱段;美术课上,指导学生绘制脸谱;课间操上,学生集体做《第一套戏曲体操》,感受国粹魅力。
滨河小学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规范的同时,结合时代要求和学校特色继承创新,让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不仅戏曲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国学也得到了发扬。“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为加强国学传承,滨河小学把国学经典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结合,组织学生利用晨读、语文课、国学课《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并经典篇目。开展“经典朗诵会”“擂台赛”“经典展演”、评选“小能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每月举行“国学大讲堂”,宣讲《论语》《三字经》《规》、古典名著、诗词歌赋;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报告会、师生艺术作品展等,将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之中。
除成立戏曲、国学,滨河小学还成立了茶艺、象棋、国画、书法等多个传统文化。“一开始我只是觉得茶艺很有意思,后来听老师讲了茶道的起源和一些历史故事,知道了它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悠久的历史文化,现在我是越来越喜欢这门艺术了。”茶艺的学生兴奋地告诉笔者。
2017 年国庆节过后,滨河小学迎来了25 位“新朋友”——小盖茨机器人,这是鹰城第一所拥有机器人的学校。机器人教育课程的引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热情和想象力。经过一个学期的认真学习,学生们不仅认识了哪个是连接件,哪个是孔板,哪个是CPU 主板,知道了六棱柱、三排线等零件的作用,还能动手组装智能机器人,做出创意小板凳。
“科技是学校着重打造的精品之一,我们以太空种子种植为龙头,机器人教育创新活动为平台,充分发扬学生的科技创新,打造科技创新示范校。”滨河小学校长韦淑霞向笔者说。据悉,在省第29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滨河小学被选为太空种子试种校,省科协赠送了宇番一号、宇番二号番茄和烟航优三号黄瓜“太空种子”。学生们在技术人员讲述栽培技术和种植知识后,亲手将“太空种子”种下,精心培育、观察记录成长过程。
建校以来,科技创育在滨河小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获省一等6项,二等16 项,三等43 项。其中,《烟灰杀虫的研究》、《飞蛾为什么喜欢灯光》、《舌头被雪糕黏住了》等作品分别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果汁字》《为什么落叶总是叶背朝上》获省第32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类一等,《我给太空种子安个家》获省科技创新实验案例作品一等。
“我是在上学的上发现大多数树叶落下来都是背面朝上的,然后就通过猜想和模拟实验,了叶背朝上跟树叶正面和背面密度差有关。自己的作品获后,我更喜欢观察研究了,的课程一天都没有落下过。”科技为张建博同学提供了发展平台。在这里,是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和想象设计、观察研究、探索求证、表达交流等的主要阵地,学生们在这里感受科学的秘密,体验科技的乐趣。
同时,该校还定期举办科技活动月,进行各类科普宣传、竞赛、展示、展演等,不定期举办如“高空抛蛋”等科技探究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
如今的滨河小学,正散发着浓厚的科技创新气息。宣传栏里展出了各类科创活动,楼道墙面上悬挂着科普宣传展板和获作品的详细介绍,教室里展示着学生科幻画、手抄报作品以及科普知识,活动室着“认真实验努力探索”醒目大字。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学生的内心深处,是滨河小学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育‘四德’,是学校的职责所在。”学校德育副校长于景龙如是说。
为深化未成年人思想建设,滨河小学组织开展爱心义卖和捐赠活动,把师生自愿捐赠的书籍、玩具、手工制品等进行义卖,义卖所得纳入学校的“爱心基金”之中,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关爱留守、单亲家庭学生。截至目前,该校共举行义卖捐赠活动10 次。
“我们都特别支持爱心义卖和捐赠活动的举办,它不仅能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还能使他们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培养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正确,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长何丽洁表示。
不仅如此,滨河小学还依托鹰城丰富、的教育资源,利用宣传教育日,积极组织开展“学雷锋做美德少年”、大讲堂、“领略家乡文化魅力浓浓爱国情怀”“缅怀英烈重温历史”“敬老月”“民族融合万众归心”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筑牢学生的责任感和感,增强光荣感和自豪感,达到进一步巩固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责任目标。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该校为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教室、进课堂、进头脑,持续开展“学会适应学会”“学会文明学会交往”“学会担当学会”主题层次教育,注重师生日常文明礼貌用语,积极培育美德少年。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为值观主题班队会、手抄报展览、迎国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汇报展演、传唱《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字歌》等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号召全体师生争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好。
“一直以来,我们都十分重视让学生在、平等、和谐、创新的氛围中学习,无论是在教育教学中还是学校管理中,都注重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引领,让他们学会探究、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合作。为此,我们打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校园、主题楼道、主题班级,同时,充分发挥红领巾站宣传阵地作用,宣传好事。”当笔者结束一天的采访即将离开的时候,学校校长韦淑霞告诉笔者。
置身于校园之中环顾四周,回想一天的采访,笔者心中甚是感慨——这是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是一所不断提升自身品质、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建设道的学校,是一所以学生为先、致力于打造阳光教育、守护学生快乐童年的学校,是一所以“滨小”不断创新、建设文明和谐的学校。优秀的办学和育人共识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时刻浸润着师生的心灵,形成了举止文明、和睦友爱、文明和谐的“滨小印象”。(詹丛苓、韦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