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承德新闻> 文章内容

新华网_频道_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6-6-3 8:51:0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编者的话:

  原定于今年8月份市领导拜访的安排,却改在了10月11日下午的。

  当日下午,双方召开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座谈会,并首次签署了相关备忘录。备忘录从全面合作出发,突出了重点领域的合作;从区域协调发展出发,注重了长效合作机制的建设;从务实出发,提出了合作的具体内容和项目。领导认为,备忘录的签署是进一步合作的新里程碑,将为首都建设添砖加瓦。

  主要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和生态、能源开发、产业调整、产业园区、农业、旅游、劳务市场、卫生事业等九个方面的合作内容。双方一致认为加强多方面合作,对促进各自发展和整个环渤海地区发展有重要意义。

  2006年3月30-31日,京津冀区域发展合作研究联席会议在市举行,标志着京津冀三省市区域发展合作研究全面启动。

  2006年3月,京津冀区域发展问题被写进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中。

  2005年10月22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在市曹妃甸工业区正式揭牌成立,这一项目是京冀跨区域合作的重要实践。

  2005年10月18日《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公布,《》指出,未来5年国家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005年10月1至2日中央总、国家、在天津市考察工作期间,专程到滨海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他希望滨海新区建设成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的现代化新区。

  2005年6月底中央局常委、国务院总理率国家15个部委的主要负责同志在天津考察。他指出,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是环渤海区域及全国发展战略布局中重要的一步棋。

  2005年6月9日国家发改委在市召开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工作座谈会,这标志着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工作由前期准备阶段进入了实质性工作阶段。

  2005年6月8至9日首届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研讨会在省市召开。三省市共同签署了《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合作协议书》。

  2005年3月2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对曹妃甸港区矿石专用码头工程予以核准批复。曹妃甸大港口、大化工、大钢铁、大电能建设全面展开。

  2005年3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环渤海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

  2005年3月3日铁道部与市人民、天津市人民召开了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签署了《会议纪要》,定于2005年7月开工建设京津城际轨道,2007年12月建成,2008年7月投入运营。

  2005年1月下旬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确定今后将在产业分工、交通构建、市场培育、改善、旅游发展等五大领域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合作。

  白克明:将为首都建设添砖加瓦

  白克明表示,此次备忘录的签署,是进一步合作的新里程碑,省将认真按照协议要求,努力工作,为首都建设添砖加瓦。与此同时,省还将借着举办奥运会的契机,按照协议内容加大与在交通、旅游、水资源、农业、劳务市场等各方面的合作。

  构建首都地区 新七环连接六城镇

  10月21日,由大学吴良镛院士主持的“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完成,并正式向外发布。此次报告中提出了京津冀地区为“首都地区”和新畿辅的概念。 京津冀地区发展存在着整体竞争力不高、区域发展协调程度不高、资源利用缺乏合理、资源约束日益突出等问题。以“首都地区”的观念塑造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构筑“一轴三带”的空间发展骨架。[详细]

  期待大规划 让首都与新畿辅双赢

  大约2002年的时候,在省举办的一个经济贸易洽谈会上,一位教授在会上阐述“大规划”:原来规划的共同发展,怎么就成了应该奉献?于是,会后就向此君发问:你在中一再强调应该如何如何配合经济发展,那么,的利益何在?在相当一些官员、一些学者那里,“大”的蓝图,只有,并无;清晰可辨,而则只是一圈模糊的存在。[详细]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